郑万公司现场检查综合考评高度赞誉中铁四局
2016-10-14 11:23:56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张臣意 刘毅
10月9日,由郑万铁路河南公司副总经理马明正带队,一行8人对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现场进行检查并综合考评。

由中铁四局集团承建的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不含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ZWZQ-2标段,正线起讫里程为DK49+149.73~DK89+970,线路长度40.820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区间路基土石方12.85万立方米;站场土石方47.79万立方米;桥梁38652.46延长米,框架中桥74.24延长米,其中双线箱梁特大桥38578.22延长米,含预制、架设箱梁1138孔。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铺设96.418公里,铺轨537.22公里、全线焊轨。
此次郑万河南公司9月份现场检查并综合考评分为六组,分别对施工产品、半成品检验、信息化建设、文明施工、首件评估、作业标准化、进度控制措施、进度纠偏措施、周分析情况等进行检查。并沿项目全线便道查看现场施工情况和文明施工情况,对现场情况进行打分。
在总结会上,马明正说道,“从多次对四局现场和内页资料的检查中来看,四局始终处于郑万全线领跑,安全质量可控,施工进度稳步推进的状态。”最后,马明正要求:一是在保持上想办法。在日常检查中要使用好督导队工作等措施,利用项目部内部现场会条件,充分调动项目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在重点上下工夫。在人员、设备等方面下工夫,特别是重点工程要提前做好冬季施工准备工作。三是在特色上找突破。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标准化等模块,争取具备10月份各标段参观的条件。
项目经理范伟表示,带领全体员工在今后的的施工生产中,继续努力,将信息化、标准化等管理工作认真落到实处,以信息化为手段,做好项目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等工作。
据悉,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在开工以来,在施工进度、标准化等方面得到了郑万公司的高度认可,并实现成规模的全线第一个正式开工,率先完成全线首个墩身,同时获得了业主“落实标准化开工条件,迅速掀起大干局面”劳动竞赛活动第一名。6月16日,郑万铁路河南段全线标准化现场观摩会在我部胜利召开,8月份郑万线进度、标准化考评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10月9日,由郑万铁路河南公司副总经理马明正带队,一行8人对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现场进行检查并综合考评。

由中铁四局集团承建的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不含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ZWZQ-2标段,正线起讫里程为DK49+149.73~DK89+970,线路长度40.820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区间路基土石方12.85万立方米;站场土石方47.79万立方米;桥梁38652.46延长米,框架中桥74.24延长米,其中双线箱梁特大桥38578.22延长米,含预制、架设箱梁1138孔。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铺设96.418公里,铺轨537.22公里、全线焊轨。
此次郑万河南公司9月份现场检查并综合考评分为六组,分别对施工产品、半成品检验、信息化建设、文明施工、首件评估、作业标准化、进度控制措施、进度纠偏措施、周分析情况等进行检查。并沿项目全线便道查看现场施工情况和文明施工情况,对现场情况进行打分。
在总结会上,马明正说道,“从多次对四局现场和内页资料的检查中来看,四局始终处于郑万全线领跑,安全质量可控,施工进度稳步推进的状态。”最后,马明正要求:一是在保持上想办法。在日常检查中要使用好督导队工作等措施,利用项目部内部现场会条件,充分调动项目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在重点上下工夫。在人员、设备等方面下工夫,特别是重点工程要提前做好冬季施工准备工作。三是在特色上找突破。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标准化等模块,争取具备10月份各标段参观的条件。
项目经理范伟表示,带领全体员工在今后的的施工生产中,继续努力,将信息化、标准化等管理工作认真落到实处,以信息化为手段,做好项目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等工作。
据悉,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在开工以来,在施工进度、标准化等方面得到了郑万公司的高度认可,并实现成规模的全线第一个正式开工,率先完成全线首个墩身,同时获得了业主“落实标准化开工条件,迅速掀起大干局面”劳动竞赛活动第一名。6月16日,郑万铁路河南段全线标准化现场观摩会在我部胜利召开,8月份郑万线进度、标准化考评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上一篇:怀宁县庭审直播接入司法公开第四大平台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中国中铁四局“一队一带”构建外协队伍管理新常态(2015-07-20)
·中铁四局一幕墙工程荣获2015年“合肥市建筑工程装饰奖”(2015-07-22)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新员工挑起了大梁(2015-07-24)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一项目部开展“大干100天”活动(2015-07-27)
·中铁四局城轨分公司用心用情“建家”以人为本“发展”(2015-08-06)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