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春:安徽已制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
2017-03-07 15:45:49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梅 吴明 张骅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如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这项改革工作?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安徽深入研究谋划,制定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1+8+4”系列实施方案,形成了从“总纲”到“路线图”的完整工作链条。
据了解,“1”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8”即煤炭行业去产能、钢铁行业去产能、人员安置、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剥离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8个实施意见;“4”即淮南矿业、淮北矿业、皖北煤电以及马钢集团4户省属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办法。
安徽通过“五围绕、五推进”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一是围绕调结构,推进去产能。煤炭行业方面,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即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确需新建的煤矿项目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同时有序退出过剩产能,对资源枯竭、灾害严重、治理投入大、资不抵债、长期亏损停产停建的煤矿,通过给予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分年度引导有序退出。此外,突出抓好债务处置,运用市场化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完善金融机构加大抵债资产处置力度的财税支持政策。安徽还注重落实资金支持,保持合理融资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煤炭企业不抽贷、不压贷、不惜贷,特别是筹集安排好职工分流安置费用,中央和省共同承担50%,市县和企业共同承担50%。钢铁行业方面,主要是严禁新增产能,加强钢铁行业项目管理,不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钢铁产能项目。同时依法依规退出,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确保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退出。此外,妥善化解债务,运用市场化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落实资金支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费用。据了解,2016年全省完成煤炭967万吨、生铁和粗钢505万吨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妥善安置职工3.8万人。
二是围绕稳市场,推进去库存。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注重解决区域性、结构性问题,有效推进去库存和控制房地产市场潜在风险。主要是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对合肥这样的二线城市重点是保障供求平衡、加强市场监管,保持市场稳定,其他三四线城市重点是有序调控用地供应。同时,释放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购房需求,鼓励支持新市民住房消费,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此外,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2016年全省棚改货币化安置15.8万户,其中约12万户选择购买商品房。安徽还加强商品房开发和供应管理,推进商业办公等非住宅商品房结构调整,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推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落实房地产税收政策。全省商品住房去化周期由上年的12个月降至8个月,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56.5%。
三是围绕防风险,推进去杠杆。坚持防范金融风险与畅通金融血脉并举,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重点是切实降低企业杠杆率,扩大股权投资规模,发展各类基金,鼓励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去年新增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40家,实现直接融资4386.2亿元,增长47.2%。同时有效管控政府债务杠杆率,严格控制举债规模、规范举债程序、控制举债成本,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全口径管理,加快政府存量债务置换。此外,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做大做强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持续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
四是围绕提效益,推进降成本。打好组合拳,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保、财务、电力、物流等成本,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主要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剥离依附行政机关的中介服务机构,严禁行政机关指定中介服务,打破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垄断。同时降低企业人工成本,落实国家阶段性下调社保费率政策,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降至12%。
五是围绕增后劲,推进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重点加强和改善薄弱环节,在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领域,强化项目支撑,加大有效投资力度,着力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2016年建立了补短板重点项目库,压茬推进3937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续建项目2403个,完成投资752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7.8%;新开工项目1534个,完成投资278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4%。
上一篇: “辐射”之祸殃及创新启路达安检设备拷问国人科普知识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