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

中国企业报 企业自己的报纸    邮政代号:1-128 全年定价:288元     欢迎到全国邮局订阅!

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破解难题肥东工业经济迎难而上
2015-09-02 13:29:01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张晓梅/张骅
 
  8月25日,中央、香港驻皖媒体记者被中盐红四方那整洁的厂区所吸引。据合肥市肥东县一位分管工业负责人介绍,中盐红四方入驻肥东,突出了“两高一新”、循环经济的特点,体现了工业经济调整升级的方向。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肥东县工业经济以稳增长、调结构为目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优化服务、破解难题、稳中求进,实现了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6月份,全县36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59.4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08.6亿元,增长11.2%。
\
  
面对挑战,工业提速不放松
  面对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肥东县认真贯彻各级宏观调控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工业快速发展。通过政府网站、企业qq群、微信群、行业协会等多种渠道向企业宣传国家、省、市政府出台最新政策。2014年以来,对符合固定资产奖励项目,县财政拿出2300余万专项资金进行配套奖补。抢抓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机遇,积极编制工业项目,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去年以来,帮助工业企业争取中央、省、市工业项目支持资金近1亿元。充分利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
  今年上半年,由县中小担保公司提供融资担保的249户企业总销售收入59.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亿元,实缴税金0.68亿元,解决了超过1万人的就业问题,当年新增就业人数3000多人,其中为肥东县域工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共计109户,担保总额5.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为了抓好政策配套,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今年7-8月份,密集研究出台《肥东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肥东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2015年肥东县促进自主创新政策》《肥东县工业企业转贷资金管理办法》等专项工业扶持政策,用足用活工业发展基金,加大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集约利用等方面的奖励扶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做好企业调研服务活动。
  为积极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切实有效地了解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专题召开会议,确定6月份为“工业企业调研月”,由县政府负责同志分成10个工作组带队深入80户企业,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反映需要协调解决的诉求,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予以协调解决。
 
抓住优势,推进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县域经济发展科学布局的最有效方式。肥东县有针对性地加强支柱产业的培育和扶持,促进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突出产业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家电、机械制造、钢铁加工及建材、石化等产业初显规模。今年上半年五大产业继续保持增长,累计完成产值382.1亿元,占全县规上产值的83%,比上年同期净增产值25.3亿元,对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75%。
  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通过产业集群推动一批特色产业的成熟壮大,依托中盐、马钢等骨干企业,加快化工、钢铁及深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等产业转型升级,稳步实施中盐红四方二期项目、新能源(磷酸铁锂)项目及马合板材镀锌线项目、机械加工产业聚集示范区等重点技改项目建设。积极筹划并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智能产业化基地规划建设工作进入实施阶段,确定精密铸造区、智能光机区、整机装配区、功能配件区和国际数控区等5大功能分区,大力发展以新材料、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3D打印)、刀刃具和模具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重点突破口,力争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肥东县作为全国四大起重机械制造基地之一,其起重机械产品卓尔不群,在国内有“起重机之乡”的美誉。主要集中分布在肥东经济开发区、撮镇工业聚集区、店埠镇工业园区、龙塘工业园区。
  据统计,2014年,肥东县16家起重机整机制造企业拥有就业人员372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持有国家资格证人员约600人,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6.4亿元,占县域机械制造行业总量的47%,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了1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行业整体下行压力较大,肥东县起重机械制造企业却不断寻求创新亮点,主动适应新常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产业集群市场趋势良好,拉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滚动培育计划和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进行摸排和跟踪服务,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帮助和指导企业创造条件争取进入省、市企业技术中心。
  一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促进我县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组织企业申报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超清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工业企业被新评为2015年度合肥市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帮助和指导4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通过专家答辩会,目前,等待评审和批复。截至目前,已建成获得批复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家。
  二是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肥东县2014年出台了《肥东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规划(2015-2017)》《关于加快肥东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肥东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实施方案》等三项政府文件,出台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具体扶持政策,加强电商人才培训等措施,推动涉农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农资流通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带动工业品下乡。
 
融合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结构转型。与联通肥东分公司联合开展“智慧企业”建设专项活动,并举行了“智慧企业”建设活动宣贯会,截至目前已共建成“智慧企业”257家。先后2批组织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其中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国家工信部验收。组织15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重视信息化建设的企业申报市级“翔计划”专项资金。组织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合肥海源机械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参加并通过“数字车间”认定。2014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目前总数达34家;全县共有“两化融合”省级示范企业4家,市级示范企业19家;2014年全县申请发明专利552件,增长297%,其中获得专利授权279件。
  强化抓载体建设,园区规模总量再上台阶。肥东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获省政府批准,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至14.26平方公里。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被命名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肥东经济开发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安徽省产城一体试点园区”等称号,2014年完成规上产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35亿元,比上年净增了51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量的39.2%,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全区现有规上企业135户,占全县总量的37%,初步形成了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家电制造业三大产业,其中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现有入驻企业70多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机械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工程整车、电控系统、铸造件、油缸、总成等生产企业。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形成了新型化工、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一批大项企业如中盐红四方、马钢合肥板材有限公公司陆续投产。以中盐、爱普拉斯等企业为龙头的化工业实现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24%。
  落后产能淘汰,节能降耗实现“四连降”。2014年我县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3%,“十二五”以来实现四连降。今年一季度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同比下降0.68%,组织合肥锦泰糖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开展“万千百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组织实施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冷却循环水冷却塔风机无电化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展电机能效提升行动,对6家年耗电1000万千瓦时以上的企业电机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情况进行核查,组织14户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全面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对5家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合肥久易农业获得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中央财政项目支持资金550万元,全省今年获得该奖励项目仅有6个。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对2户企业落后产能进行淘汰。2014年肥东电网节约电量667.94万千瓦时、电力0.123万千瓦,淘汰落后造纸产能1.2万吨;2014年安排节能专项资金9333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2.91%。
 
强化服务,提升发展软环境
  每月对在建工业项目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及时了解和摸排在建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当好“联系员”和“服务员”。建立并完善了肥东县重点项目专题调度责任制,对90个重点工业项目由县分管领导任主要责任人,主管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协同的联系制度,每月深入项目点进行调度,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7月底,中盐合肥化工基地二期暨3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合肥循环经济园举行,总投资达到204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6.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0个,总投资121.1亿元,预计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0.5亿元,税收10亿元,带动就业3700人。
  在帮扶企业,营造发展环境,保障工业有力运行方面,肥东县做了大量工作。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项目由193项减少到154项。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机构,组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释放了市场活力,2014年我县共新发展企业938户,注册资金26.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885户,注册资金24.9亿元。
  二是转型升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随着市场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多企业关注到转型升级发展,企业也都在大力探索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新路子,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如美菱有色金属、金德电力、威萨重工等企业,坚持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努力提升竞争力。荣电实业、家家宜食品等企业关注开拓创新营销模式和互联网销售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真心食品、江淮起重加强了产品研发研究机构的建设力度,积极与院校合作,走产学研之路。合矿机械、久易农业2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运用资本市场解决了融资难问题,规范了企业运营管理,扩大了企业影响力。春华起重、华星钢构等企业拓宽和转变经营思路,创新产品、升级换代,抢占了市场的先机。汇中内燃机等企业整合资源,通过强强联手,做大做强主业的方式谋求转型升级。
  三是加强人才培训、选拔工作。开展企业家培训工程,组织行业龙头企业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着重学习企业创新、转型发展模式如何升级提档、加快发展的主要做法。出台我县产业创新团队和核心领军人才选拔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在质量、知识产权保护、现场管理、精益生产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其中,县机械行业协会2014年度累计对75家企业520人次开展了培训。
  四是优化项目开工建设流程。为简化项目从招商洽谈到开工建设、竣工验收手续,县政府要求职能审批部门对流程进行简化删减再造,清理涉及企业的中介机构,废止前置条件,规范中介收费、服务行为和收费标准,做到流程明了、方便快捷,规范和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五是认真落实好从洽谈到建成的全程跟踪服务保障制度,实行一条龙服务和全程代理审批制度,探索实行联合审批等制度,组织开展项目攻坚,着力解决项目建设审批难、落地难等问题,促进项目尽早投产。
 

上一篇:礼赞十年百万信赖纵享奇瑞“双虎”让利千万豪礼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投稿信箱广告服务法律声明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