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揭牌成立
2015-11-02 11:18:04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张骅 郝玲
10月30日下午,“安徽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在合肥揭牌成立。贴现中心将用三年时间,形成具有社会知名度和业界引领性的小额票据贴现平台,基本满足本省重点小微企业票据贴现需求。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的业务量增长迅速,票据在小企业回款占比逐年攀升,小额票据贴现难困扰小微企业。为破解这一难题,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徽省经信委)与徽商银行、安徽省农信社联合社合作,设立“安徽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
小企业收到银行承兑票据作为回款,为缓解资金压力,企业希望通过票据贴现融通资金。受小票贴现人工成本不经济、行业监管制度约束、票据洁净度不高等因素影响,小额票据贴现业务成为商业银行不愿接手的“烫手山芋”。小额票据贴现难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省中小企业的资金流。
安徽省经信委认为成立小额票据贴现中心,既能解决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小额票据贴现难问题,又能为商业银行拓展了低信用风险的中间业务,积累忠实可靠的潜在信贷客户群体,可以实现银行和中小企业“双赢”。在安徽省经信委倡议下,徽商银行、安徽省农信社积极响应支持设立安徽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并因地制宜制定贴现中心运营模式:
一是设置“非授信承兑行专项额度”,解决承兑行受限“不能贴”问题。徽商银行已全面实行票据贴现承兑行授信制度。安徽省农金系统83家农商行以承兑行动态名单制管理为主,正在推进票据贴现承兑行授信制度。徽商银行总行将单独设置“非授信承兑行专项额度”,该授信额度由市分行申请,报徽总行批准后录入信贷系统使用,可受理全国所有商业银行的票据,实现“见票不拒”。安徽省农信社将借助农信银清算系统成员单位优势,将名单制管理逐步扩大到全国各类城商行、农商行,突破授信承兑行约束问题。
二是切块小额票据贴现专项额度,缓解银行贴现规模 “不够贴”问题。票据贴现是银行面向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贴现规模受银行信贷总规模限制。在合理测算小额票据贴现需求和业务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徽商银行在全行票据贴现规模中切分不少于20亿元专项用于小额票据贴现,保障省内小微企业票据贴现需求得到有效满足。83家农商行目前票据贴现规模较小,尚有部分农商行暂未开展票据业务,安徽省农信社将指导省内地方农商行逐步扩大票据贴现规模,并主要用于重点保障小额票据贴现需求。
三是优化业务流程,改造管理系统,缓解小额票据“贴的慢”问题。徽商银行将调整票据贴现业务流程,并同步改造票据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电子票据系统,根据小额票据贴现业务审批特点和“短、频、急”的贴现需求,徽总行同业部抽调人员设专门团队管理小额票据贴现业务,市分行设小额票据贴现分中心并安排专人专岗负责小额票据贴现业务操作,县支行全部对公网点统一设立业务专岗、咨询专岗,提高贴现受理效率、规范咨询回复。安徽省农金系统内83家农商行都是一级法人,票据贴现审批流程短,安徽省农信社将加快推动省农金新一代信贷业务系统及票据二期业务系统研发、上线,进一步优化省内农商行票据业务办理流程。徽商银行、安徽省农信社均承诺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小额票据贴现。
四是推出小额票据贴现新产品,调控贴现利率,缓解小额票据“贴的贵”问题。小额票据贴现中心的服务对象是:注册地在安徽省行政区域内的中小微企业,银行承兑汇票票面金额500万元以下,重点是票面金额100万元以下,不设金额下限。徽商银行总行将制定票据贴现指导价和小额票据贴现价格浮动区间,指导市分行合理控制小额票据贴现价格。安徽省农信社设定小额票据贴现利率上浮提示线,要求地方农商行小额票据贴现定价在银行间市场票据贴现利率基础上上浮超过一定幅度时,需报安徽省农信社。徽商银行、安徽省农信社将通过价格引导与适度调控,压低小额票据贴现利率,有效缓解小额票据贴现成本高的问题。
据了解,安徽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的设立将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票据贴现困难,帮助企业提前兑现沉淀资金,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并在安徽银行业市场形成“鲶鱼效应”,推动驻皖银行业机构逐步开放小额票据贴现业务。徽商银行、安徽省农信社作为经办银行将充分利用安徽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这一平台,为安徽省内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助推安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上一篇:“设计”:中国制造被忽略的一环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安徽省上半经济总量近万亿增长8.6%(2015-07-23)
·安徽省上半年安全生产指标控制良好(2015-08-10)
·安徽省政府再出手 缓解农民“卖粮难”(2015-08-10)
·安徽省文化惠民“送戏进万村”走近杨郢乡(2015-08-18)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作品获安徽省安全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称号(2015-09-14)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