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

中国企业报 企业自己的报纸    邮政代号:1-128 全年定价:288元     欢迎到全国邮局订阅!

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万伦来:服务业将带动中国经济深度开放
2015-11-24 15:17:52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万伦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峰会上演讲时强调,我们将更加注重对外开放,加快推进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与各方一道尽早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从此可以看出,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正在全方位深化。
\
  本轮改革开放建立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之上,就是要通过设备、技术、人才和资金的对外输出,在提升他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有利于化解国内的产能过剩,提高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国提出将进一步开放的战略决策,使“一带一路”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企业不仅带着产品也将带着服务“走出去”,特别是中小企业,将会在进一步开放中,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获得发展。也只有中小企业“走出去”与世界经济融合,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经济的市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去”的企业大多是国有大型企业和少数民营企业巨头,中小企业只是通过对外贸易输出他们的产品,很少有机会获得技术、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上的沟通、交流,更谈不上与国际经济的融合。
  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即将于年底开业的亚投行,没有中小企业的参与,进一步开放的目的就难以实现。如果中小企业在进一步开放中与世界经济融合,将会形成一个大体量的金融需求市场,从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而“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互联互通本质就是进一步开放,不过由于文化、种族、恐怖行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互联互通受到了严重削弱。
  互联互通要注重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并行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要通过互联互通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和规划,找准优先领域和项目。要通过互联互通,实现各区域、各国生产要素互通有无、产业产能优势互补、发展经验互学互鉴。
  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互联互通,不能仅仅只是一个构想,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实施路径和摸得着看得见,能产生成效的办法。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路线上的60个国家中,承揽对外承包工程1401个,新签合同金额375.5亿美元。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拓展和深化,首当其冲应该是对银行、保险、医疗、健康、养老、休闲等服务性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就有步骤地进行了服务行业开放,最先行的就是大型零售业的开放,让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零售业巨头进入中国。
  目前,中国银行、保险、医疗等服务性产业民营化程度较低,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制约,这部分产业运行质量并不高,这些涉及民生的服务行业是国民最为关注的行业,更是中国政府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这次APEC峰会提出的服务业进一步开放将有助于引入国外优质服务业相关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加速中国服务业转型升级。
  相比欧美服务业,中国在这些领域还相对滞后。只有让鲇鱼进来,相关服务业才会下决心断臂求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发展的健康之路。
  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也对政府深化改革提出新要求,将会带来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目前,中国提出的深化户籍、财税、土地等事关发展全局方面的改革,其目的就是为进一步开放消除制度上的障碍,为外资进入、内资“走出去”营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资源、人力和环境已承受了巨大压力,经济转型的出路除了制造业必要的调整升级,就是要用创新、创业振兴现代服务业。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和互联互通向深度、广度拓展,中国服务业市场完全有理由再次带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
  在过去的5年里,全球经济前景一再被下调,有人说这与中国经济放缓有关,这一现象说明中国经济与世界有着很深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的开放程度还不够,还没有将中国的潜能进一步释放出来,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随着经济调整转型力度的加深和反腐的持续,也有外资担心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但事实上,目前中国经济与世界融合度较高,并不是谁想分就能分得开的。但这种融合还不够充分,各国之间还存在着很多有待打通的环节,但显然,外资如果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所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已不现实,中国新经济背景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任何特殊化都将不被市场所认可,这也是政府深化改革的重要目的。(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后)
 
 

上一篇:钱营孜矿发明风动上料机投入使用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让用户检验新产品华菱开启深度体验营销时代(2015-09-02)

关于我们投稿信箱广告服务法律声明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