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新能源战略升级,iEV产品组合拳双效出击
2015-09-18 11:32:52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张晓梅 张骅
纵观中国汽车市场,如江淮汽车这样在新能源领域不断进取并实现层层上升的企业并不多--10年底江淮汽车一次性投放591辆第一代纯电动车;11年底1000辆第二代纯电动车正式投放;12年开发第三代纯电动车;13年iEV4上市推进江淮新能源开始走上领先之位;15年4月iEV5上市让江淮新能源发展具备更多市场谈判能力。而随着在新能源电动车市场推广上屡获佳绩,江淮的新能源战略也正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9月9日的青岛车展上,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口气带来了两大重磅消息:“超值+”新iEV4正式上市,“配置+”、“安全+”、“舒适+”“品质+”四大价值加成将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绿色用车体验;江淮“iEV+”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正式发布,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产销量将占江淮汽车总产销量的30%以上,形成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坚守质量效益型发展导向,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超30%
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行者和深耕者,江淮汽车早在2001年就启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探索,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此次全新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发布,宣告着江淮汽车的强势爆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江淮汽车将发出时代最强音。
“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超30%”,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江淮汽车,这一目标的设定看上去略显保守,其背后体现的是江淮对质量效益型发展导向的坚守。
工信部工业装备司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时提出: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如果这一目标能顺利实现,那么到2025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占总销量的10%~15%,届时江淮汽车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占有率将达到10%左右。只有产生效益,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显然,江淮汽车并不高调的新能源汽车战略目标背后,更深刻地体现了公司对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坚守。
纯电驱动技术路线导向,江淮iEV5与新iEV4组合出击
从2002年开始,江淮汽车便开始探索产业化技术路线,并最后确定纯电驱动技术路线作为主攻方向。在2009-2015年期间,江淮基于国际化的联合开发和市场运行实践,历经“八年五代技术,两代产品”的“迭代研发”开发模型不断创新,形成新能源汽车产品正向开发能力。截止到目前,iEV系列电动车累计推广过12000多台,仅2015年1-7月份,江淮iEV系列电动车就已销售3637台。这些都向消费者证明了江淮iEV的可靠品质。
作为国内首款完全正向开发的纯电动轿车,江淮iEV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正式上市,甫一推出便聚集起超高人气。江淮iEV5使用“双擎”电动技术、采用世界领先的高性能三元锂电池,并结合特斯拉同源的BMS技术,在提供强劲动力是实现真正零排放。不仅如此,iEV5还使用了高配置的车内净化系统,有效增强车内绿色空间,进一步增进用车能源与环境的协调,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环保低碳用车生活。
此次,江淮在青岛车展高调推出的新iEV4,集江淮iEV平台多年研发成果于一身。在内饰上顺应市场趋势全面升级,整车采用全深色布置,拥有做工精致的经典高雅中控台、前/后排全席可调独立头枕、养身皮质座椅、轿跑式三幅多功能皮质方向盘等十项升级配置。在安全和智能方面自然也是十分出众,全系标配双安全气囊,前排预紧限力式安全带、MP5+GPS+倒车可视、远程智能终端服务等装备,无一不体现出新iEV4在保证驾乘者安全方面满满的诚意。此外,新iEV4还在驾乘舒适性上狠下功夫,不仅配备天然自动档,还拥有同级唯一高级别四轮独立悬挂,起步快驾驶稳,给消费者带来更佳的驾乘感受。
新IEV4的上市给江淮新能源平台注入了新鲜血液,与“国民智能纯电动轿车”iEV5强强联手,打造新能源领域高性价比系列车型。江淮IEV产品组合拳双效出击,有利于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快速抢占品类第一,树立纯电轿车普及第一品牌。
江淮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上从未停歇。目前,江淮汽车已经明确提出打造“双动力总成”为核心、自动变速传动的新一代“钻石传动系”,应用于节油率30%~100%的不同车型纯电动、插电式和混合动力车型,确保走在节能汽车发展的前列,不断巩固扩大技术领先优势。
上一篇:十年品质信赖奇瑞瑞虎全球用户突破百万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