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组织工作新做法新成效
2017-09-27 13:36:49 来源:
作者:张骅 张晓梅
9月26日,安徽省委组织部副巡视员、研究室主任沈小平,在该省外宣办策划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党务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会上,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组织工作的新做法新成效进行了介绍。
沈小平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以来,全省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按照省委和中组部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聚焦主责主业,狠抓任务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其新做法新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规范行为。
一是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教育。先后举办全省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培训班17期,培训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县(市、区)党政正职5500余人次。去年4月总书记视察安徽后,及时举办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有力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在总书记视察安徽一周年之际,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讨论、开展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实施一次全面对标落实行动,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五个纯粹”。
二是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心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围绕3个专题开展学习研讨,深入开展“万堂党课进基层”活动,精心开展“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和“学讲话、强党性、转作风、提能力”活动,扎实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警示教育。建成并启用全省学习教育管理网络平台,开通安徽先锋手机报,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三是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的实施意见,组织编撰《美好安徽》干部培训省情系列教材。整合全省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创建安徽组织干部学院、小岗干部学院、金寨干部学院、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三学院两基地”,形成了优势互补、富有特色的安徽干部教育培训格局。统筹抓好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累计选调3万余人次参加中央和省级主体班次培训,围绕重大战略部署举办66期专题培训班。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践行“20字”好干部标准,贯彻省委“六选六不选”具体要求,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是扎实推进领导班子换届。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顺利完成16个省辖市党委和亳州、阜阳、宣城3市人大政府政协,以及105个县(市、区)、1245个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整个换届风清气正、风平浪静。举全部之力做好省第十次党代会有关工作,省委换届顺利实现了绘出好蓝图、选出好班子、营造好氛围的目标。认真做好我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选举产生57名十九大代表。
二是大力加强干部培养选拔。制定出台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案”精准管理办法,建立基础信息档案、运行情况备案、调整配备预案,加强和改进综合分析研判,对929个领导班子、6803名领导干部实行“三案”精准管理,为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提供重要参考。开展干部双向交流挂职,推进重要岗位干部交流轮岗,首次面向10所全国重点高校定向招录193名选调生,扎实做好援藏援疆干部人才工作。全面理顺省属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研究制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连续2年开展综合考核工作,整合考评项目,完善考评体系,改进考评方式,加强结果运用,充分发挥了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是切实强化干部监督管理。研究制定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实施意见,全面开展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坚持每年组织处级以上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抓好新修订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两项法规贯彻落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扎实推进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涉及组织工作反馈意见整改,牵头抓好行业协会和学会不规范问题、干部人事管理突出问题等4个专项整治。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夯实基层基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重心下移、人员下派、资源下沉,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是落实基层党建责任。扎实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连续3年专题听取省辖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并进行评议。分年度制定基层党建工作“三个清单”,列出突出问题和任务清单并逐项抓好落实。出台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意见,坚决保持31个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召开贫困县党政正职谈心谈话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建立省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直接联系贫困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制度。
二是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制定实施推进我省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意见和7个领域建设标准,形成“1+7”标准体系,让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出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意见,扎实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总结并在全省推广黄铺村抓党建促发展典型经验。大力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健全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推广机关党建“双联系”做法,深化国有企业“四强四优”创建活动,统筹抓好高校等事业单位党的建设。
三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523”工程,连续17年选派2万多名机关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分10批选聘选调1万多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推动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衔接。今年向1923个未出列贫困村派驻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全部由县处级及以上党员干部担任。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整治。
四是狠抓基层基础保障。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保障工程3年行动计划,把基层党建保障纳入全省33项重点民生工程。省财政和省管党费每年投入1500万元,重点支持皖北20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或改扩建,基本实现每个村级活动场所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目标。从省级层面对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问题进行统筹解决,累计发放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36.33万人次共23.69亿元。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高端引领、整体开发,聚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一是大力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工作10条意见,表彰“安徽省突出贡献人才”。全面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合芜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出台支持各类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实施办法,省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对引才平台进行资助奖补。
二是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实施。围绕全省主导产业组织实施“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分9批共建立251支创新团队,示范带动全省各地建立800多支产业创新团队,集聚4万多名优秀人才。认真做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申报推荐工作,国家“千人计划”总数达253人,“万人计划”总数达61人。组织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和“外专百人计划”,引进近200名专家,设立11个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施省“特支计划”,目前已遴选三批300人给予特殊支持。
三是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皖中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皖北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和皖南文化旅游人才等区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皖北地区产业创新团队三年支持计划。研究制定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意见,建成高层次人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模范过硬标准,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深入践行“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教育培养。在全省组织系统开展“弘扬沈浩精神,建设模范部门”“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合格组工干部”主题实践活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区挂职锻炼,大力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积极推进机关讲堂、业务讲评、脱产培训等措施,切实提高干部素质。
二是改进机关作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30条具体规定,落实组工干部“十严禁”纪律要求,出台从严治部若干规定,确立队伍不出事、工作不出错、任务不耽误、舆论不炒作、个人不失联“五不”行为底线。积极改进调查研究,部机关全体干部分批到扶贫联系点访贫问苦,接受群众再教育。
三是注重关心激励。落实“三个留人”要求,把严“家规”、重“家教”、正“家风”、浓“家味”统一起来,增强机关干部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注重在实践中关心干部成长进步,形成“组织关心干部、干部一心工作”的良好局面。坚持正面激励,表彰32名全省优秀组工干部,树立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导向。
至于下一步,沈小平表示,安徽省组织部门将紧紧围绕迎接十九大、服务十九大、贯彻十九大这条主线,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不断开创全省组织工作新局面,着力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上一篇:天马山矿业选金车间抓安全坚持“四原则”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