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选煤厂着力打造环保节约型工厂
2017-05-24 12:21:29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韩晓兵
安徽淮北矿业淮北选煤厂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企业转型,5月份在全厂开展了“环保会战月”活动,将环保工作与环保目标管理、厂区环境治理、控制能源消耗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入查问题,标本兼治抓整改,着力打造环保节约型工厂。
该厂把环保工作上升到等同安全工作的高度来对待,作为当前一项考验干部能力与担当的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由厂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环保会战月”领导小组,对全厂环保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将环保会战与环保目标管理有机结合,严格执行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将各项软、硬指标和生产经营任务指标一起,细化、量化分解到车间和科室。发挥基层环保监督网员作用,对所有的环境因素、污染源和环保岗位进行梳理、检查,抓好问题梳理与整改。从机构人员的责任、污染的防治和治理、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管理、环保目标考核奖罚等方面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这个厂将环保会战与厂区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加强整理整顿,对矸石场地、受煤坑、原煤准备、返煤系统等积煤积尘定期清理,所有运煤车辆全部遮盖、车身冲洗清洁后,方可上路。把“积煤积尘”管理纳入车间、班组、岗位日常交接班管理,做到每天清扫、动态达标。对放射源设备实行属地管理,明确属地管理的行政领导是放射源安全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并指派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定期对在线测绘仪等放射源设备进行动态监测、检查是否泄漏,确保放射源正常、安全使用。严格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闭不达标锅炉,并对拆除工作进行了专项安排,力争早日拆除。
该厂还把环保会战与控制能源消耗结合起来,健全厂—车间(分厂)—班组”三级节能管理网络,严格实行水、电、油内部市场化运作,每月考核兑现。对重点耗能单位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用电、用水管理,把水电用途细分为生产、办公、生活、外转供,制定不同的控制水电要点,严加控制。加强能源计量,主要耗能设备和岗位计量器具配备率为95%,100kW以上电机全部加装电表,按月按时抄表,抄表率达到100%,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
安徽淮北矿业淮北选煤厂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企业转型,5月份在全厂开展了“环保会战月”活动,将环保工作与环保目标管理、厂区环境治理、控制能源消耗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入查问题,标本兼治抓整改,着力打造环保节约型工厂。
该厂把环保工作上升到等同安全工作的高度来对待,作为当前一项考验干部能力与担当的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由厂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环保会战月”领导小组,对全厂环保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将环保会战与环保目标管理有机结合,严格执行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将各项软、硬指标和生产经营任务指标一起,细化、量化分解到车间和科室。发挥基层环保监督网员作用,对所有的环境因素、污染源和环保岗位进行梳理、检查,抓好问题梳理与整改。从机构人员的责任、污染的防治和治理、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管理、环保目标考核奖罚等方面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这个厂将环保会战与厂区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加强整理整顿,对矸石场地、受煤坑、原煤准备、返煤系统等积煤积尘定期清理,所有运煤车辆全部遮盖、车身冲洗清洁后,方可上路。把“积煤积尘”管理纳入车间、班组、岗位日常交接班管理,做到每天清扫、动态达标。对放射源设备实行属地管理,明确属地管理的行政领导是放射源安全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并指派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定期对在线测绘仪等放射源设备进行动态监测、检查是否泄漏,确保放射源正常、安全使用。严格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闭不达标锅炉,并对拆除工作进行了专项安排,力争早日拆除。
该厂还把环保会战与控制能源消耗结合起来,健全厂—车间(分厂)—班组”三级节能管理网络,严格实行水、电、油内部市场化运作,每月考核兑现。对重点耗能单位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用电、用水管理,把水电用途细分为生产、办公、生活、外转供,制定不同的控制水电要点,严加控制。加强能源计量,主要耗能设备和岗位计量器具配备率为95%,100kW以上电机全部加装电表,按月按时抄表,抄表率达到100%,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
上一篇:怀宁县真金白银全力扶持企业改制上市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淮北矿业工程建设公司构建“4+1”格局(2015-07-03)
·记淮北矿业铁运处临涣工务段典型班组和个人(2015-09-14)
·淮北矿业副总经理、华塑公司董事长王圣茂慰问困难职工(2015-09-25)
·淮北矿业桃园矿安全“良药”除“病灶”(2015-09-30)
·淮北矿业临涣选煤厂“四不两直”查“酒驾”(2015-09-30)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