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四项举措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
2018-05-28 16:20:06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林章俊
近日,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合肥高新区制定《提升国际水平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确立以国际视野和改革创新精神为引领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城市发展质量,基本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健全创新体系和要素集聚、较高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开放型高新区,打造合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前沿窗口。
以产业国际化为带动,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招商模式。推动招商选资和招才引智融合互动,编制“招商地图”、“招才手册”等招商引智资源信息库,提高招商覆盖面和精准度;依托德国汉诺威招商引资办事处,引进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和德籍专家;探索设立日本、韩国、美国硅谷招商创新中心及招才引智工作站。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围绕语音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健康、光伏、量子、网络安全等前沿技术优势,重点引进培育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和“瞪羚企业”,催生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探索建立一批细分产业联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进企业沟通合作。强化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引导具有知识产权、品牌、营销渠道和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走出去”发展,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新增外贸企业30家;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新增境外上市企业不少于3家。
以创新国际化为引领,链接海外高价值要素
强化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充分发挥各类创新平台、重大项目吸附效应和各类领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来区创新创业,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人,新引进海外人才(团队)30个。加强国际创新合作。
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战略性平台、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协同创新平台以及各类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平台,落地产学研项目30个;依托中国(合肥)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合创汇”平台,承办或参与举办海外招才引智推介活动、企业海外游学等活动,发掘海外高价值创新项目包,推动15个原创项目落地转化。
建设国际孵化培育体系。依托中加健康管理国际科技创新(合肥)研究院、美国巴特恩生、中以天使汇、天翅创等双创孵化载体,纵深与美国、以色列、加拿大等海外专业创业机构合作,引进海外原创技术和项目;引进建设一批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孵化载体,探索境内外协同孵化培育机制。
以平台国际化为支撑,汇聚开放发展新动能
加快中德国际创新园建设。加快规划建设,完成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项目;加快建设大陆马牌四期项目;加强与德国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合作对接,加强德资项目资源储备,引进不少于10个德资项目,打造中德产业合作的集聚区和新标杆。加快国家侨梦苑建设。
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完善侨梦苑支持政策;着力引进优质华人华侨项目,推动不少于100个项目签约落地;探索建设侨梦苑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孵化器),打造安徽科技创新和引进海外人才的“特区”。争取对外开放新平台。积极争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依托合肥中外运公司,以需求为导向,申建公用型出口监管仓库;争创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招引台资企业和台湾人才;跟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创建,争取全国自贸区复制经验在园区先行先试。
以环境国际化为保障,聚力全方位高效服务
优化空间布局和城市管理。健全国际化规划体系,推动基础设施、绿化、环保、基本公共服务等按国际化标准建设;加强国际人才安居保障,新建一批专门提供给高层次人才和外国专家的“专家公寓”;推进国际化标识系统建设与改造,方便外籍人士出行和生活;加快提升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环境品质,打造中西部具有示范效应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完善国际服务支撑体系。
依托合肥国际人才城,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探索开展顶尖人才“一对一”专业化定制服务;引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帮助企业申请国际PCT专利和涉外专利维权;依托合肥加拿大国际学校,搭建教育国际化平台,吸引国内外名校办学;引导园区大型医疗机构设立服务境外人士的VIP诊室或绿色通道,建设国际化标准的健康管理中心。强化国际交流与宣传。
积极承办或参与高水平国际会议、境外招商推介会等国际交流活动,组织好中国信息安全高峰会议、合肥网络安全大会等活动;加强国际化品牌研究策划,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传播展示园区国际化建设成果,全方位提升园区国际化形象。
上一篇:合肥庐阳经开区非公党建呈“传帮带”模式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