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激发活力合肥加速提升发展质量
2019-03-12 19:06:22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本报记者 张晓梅/吴明 张骅
近年来,合肥市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创新驱动不松劲,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高质量发展态势。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就合肥市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质量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
坚持“放,管,服”改革不动摇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
凌云说,为了解决“面难见、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等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品质,合肥市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即: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一网通办”。2018年11月底,合肥市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证通用、一次登录、全网通办”。
“只进一扇门”。2018年11月底,合肥市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比例不低于70%。与此同时,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50%以上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预计2019年6月底前,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做到“应进必进、一门通达”,“一窗”分类受理。
“最多跑一次”。实体大厅是“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重要支撑。为此,合肥市优化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功能,推动事项进驻大厅统一办理,变“多门、多窗”为“一门、一窗”。
此外,合肥市正在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加大各类材料、证明清理减并和共享力度,2018年11月底已减少30%以上,力争2019年底前实现减少60%以上的目标。
同时,围绕营商环境评价核心指标,压缩相关重点事项审批时限,做到一般企业开办时间3个工作日内、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核发45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
凌云认为,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出和实施,目的就是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活发展内在活力,让市场主体真正能放开手脚,一门心思谋求发展。
转型升级,补传统产业短板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合肥依靠美菱、荣事达等本土家电企业,成为引领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排头兵。21世纪以来,在冰箱、洗衣机制造基础上,合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紧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相继落户,实现了家电产业的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市家电产业产值率先突破千亿,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国家电产业基地”。
“但是巨大的家电制造生产能力,却成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心。”凌云说,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合肥现已形成针对性强、实效性好、覆盖面广的包括支持家电产业等制造业发展政策体系,激发企业扩大投资热情,为转型升级注入内生动力。2018年,全市工业仅普惠性政策部分,就成功争取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资金1.15亿元,358个项目获制造强省建设资金2.82亿元奖补,市级工业政策资金支持681个项目10.49亿元。
合肥家电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清晰、政策集中,聚焦支持家电由“制造”向“智造”蝶变,成就了当前产业快速增长的态势。凌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合肥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所采取的措施。
在研发层面,继续发挥合肥科研技术优势,大力支持家电产品的技术研发,推动面向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电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产品开发,发展多功能、高集成的数字终端技术;重点探索模式识别、虚拟现实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图像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在设计方面,以合肥工业设计城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强化跨行业、人性化的交互设计,解决好行业碎片化问题,提高智能家居产品精准柔性化设计能力。
在应用层面,通过云平台、大数据构建家电信息平台,推动智能家电的普及和产业化,加强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家居建筑系统的融合应用,提升建筑设备及家居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在服务层面,推动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研发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家庭互联互通协议、接口标准,提升家电、耐用品等家居产品感知和联通能力,支持智能家居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互联共享解决方案。
凌云说,通过以上努力,力争到2020年,合肥市培育形成2家总产值突破500亿元、1家突破300亿元、3家突破200亿元,4家突破100亿元的家电集团企业。初步建立种类丰富、品质优良、配套完备、物流发达的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那时,一个具有真正物质和精神内涵的家电之都,将矗立在大湖名城这座创新高地。
提升创新,融入发达经济圈
凌云市长这次两会带来了10多件议案和建议,其中,大多数与创新和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有关。这些建议中不仅要求以合肥市为核心片区设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而且建议将合肥创新型试点城市提升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议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特别是有关合肥市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建议,体现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强烈脉动。
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合肥都市圈纳入。2016年12月,安徽省政府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正式明确将芜湖、马鞍山两市纳入合肥都市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合肥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都市圈之一申请纳入规划纲要中。
凌云说,合肥都市圈作为国家规划的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区位条件优越、科教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是安徽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建议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将合肥都市圈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从五个方面给予支持。
一是支持推进合肥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美丽都市圈。二是支持合肥都市圈强化与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交通联系,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打通东向出海新通道。三是支持合肥都市圈城市同长三角其它城市构建长三角创新圈。四是支持合肥都市圈融入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五是支持合肥都市圈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格局,加快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坚持“放,管,服”改革不动摇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
凌云说,为了解决“面难见、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等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品质,合肥市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即: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一网通办”。2018年11月底,合肥市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证通用、一次登录、全网通办”。
“只进一扇门”。2018年11月底,合肥市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比例不低于70%。与此同时,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50%以上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预计2019年6月底前,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做到“应进必进、一门通达”,“一窗”分类受理。
“最多跑一次”。实体大厅是“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重要支撑。为此,合肥市优化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功能,推动事项进驻大厅统一办理,变“多门、多窗”为“一门、一窗”。
此外,合肥市正在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加大各类材料、证明清理减并和共享力度,2018年11月底已减少30%以上,力争2019年底前实现减少60%以上的目标。
同时,围绕营商环境评价核心指标,压缩相关重点事项审批时限,做到一般企业开办时间3个工作日内、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核发45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
凌云认为,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出和实施,目的就是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活发展内在活力,让市场主体真正能放开手脚,一门心思谋求发展。
转型升级,补传统产业短板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合肥依靠美菱、荣事达等本土家电企业,成为引领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排头兵。21世纪以来,在冰箱、洗衣机制造基础上,合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紧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相继落户,实现了家电产业的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市家电产业产值率先突破千亿,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国家电产业基地”。
“但是巨大的家电制造生产能力,却成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心。”凌云说,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合肥现已形成针对性强、实效性好、覆盖面广的包括支持家电产业等制造业发展政策体系,激发企业扩大投资热情,为转型升级注入内生动力。2018年,全市工业仅普惠性政策部分,就成功争取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资金1.15亿元,358个项目获制造强省建设资金2.82亿元奖补,市级工业政策资金支持681个项目10.49亿元。
合肥家电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清晰、政策集中,聚焦支持家电由“制造”向“智造”蝶变,成就了当前产业快速增长的态势。凌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合肥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所采取的措施。
在研发层面,继续发挥合肥科研技术优势,大力支持家电产品的技术研发,推动面向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电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产品开发,发展多功能、高集成的数字终端技术;重点探索模式识别、虚拟现实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图像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在设计方面,以合肥工业设计城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强化跨行业、人性化的交互设计,解决好行业碎片化问题,提高智能家居产品精准柔性化设计能力。
在应用层面,通过云平台、大数据构建家电信息平台,推动智能家电的普及和产业化,加强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家居建筑系统的融合应用,提升建筑设备及家居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在服务层面,推动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研发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家庭互联互通协议、接口标准,提升家电、耐用品等家居产品感知和联通能力,支持智能家居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互联共享解决方案。
凌云说,通过以上努力,力争到2020年,合肥市培育形成2家总产值突破500亿元、1家突破300亿元、3家突破200亿元,4家突破100亿元的家电集团企业。初步建立种类丰富、品质优良、配套完备、物流发达的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那时,一个具有真正物质和精神内涵的家电之都,将矗立在大湖名城这座创新高地。
提升创新,融入发达经济圈
凌云市长这次两会带来了10多件议案和建议,其中,大多数与创新和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有关。这些建议中不仅要求以合肥市为核心片区设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而且建议将合肥创新型试点城市提升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议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特别是有关合肥市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建议,体现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强烈脉动。
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合肥都市圈纳入。2016年12月,安徽省政府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正式明确将芜湖、马鞍山两市纳入合肥都市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合肥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都市圈之一申请纳入规划纲要中。
凌云说,合肥都市圈作为国家规划的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区位条件优越、科教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是安徽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建议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将合肥都市圈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从五个方面给予支持。
一是支持推进合肥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美丽都市圈。二是支持合肥都市圈强化与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交通联系,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打通东向出海新通道。三是支持合肥都市圈城市同长三角其它城市构建长三角创新圈。四是支持合肥都市圈融入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五是支持合肥都市圈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格局,加快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上一篇:王诚:蚌埠市“三面发力”剑指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