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
2019-09-05 18:42:20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张骅 张晓梅
9月4日,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闫萍在“合肥市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就该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相关情况进行了发布。
合肥市历来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早在2006年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出台了《合肥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2013年又作了进一步修订,对优化营商环境做出详细立法规定。近年来,合肥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出台《关于合肥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创最优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高位谋划、顶层设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办事不跑腿”城市、2018营商环境省会十佳城市、首届中国营商环境评选进步奖第1名、全国7个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的城市之一。
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聚焦简政放权,打造高效政务环境。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接照“四个一律、两个全程”的要求,及时做好国务院取消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的衔接落实。持续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80%以上实现全程网办。深入开展整治“两难两多一长”(企业开办难、不动产登记难,申请材料多、办理程序多,办理时间长)专项行动,按照“八个一律取消”要求,全面开展“减证便民”,做到减证与减材料有机统一,实现“清单之外无证明”,减证幅度58%,申报材料比原来减少50%。全面开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及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开办3日、不动产登记5日、工程建设项目120个工作日办结。
(二)聚焦放管结合,打造公平市场环境。全面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科学化、公正化水平,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市231家执法部门全部完成“一单两库”建设(一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两库:随机抽查市场主体名录库、随机抽查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实现动态管理;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切实贯彻落实“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高执法效能,减少对企业的干扰。着力构建诚信体系建设,依托“信用合肥”,建立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根据不同信用分类等级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推动企业失信联合奖惩制度在关键领域全面落地;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合肥市政府透明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蓝皮书(2018)》中排名第1位。
(三)聚焦优化服务,打造便捷办事环境。“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完成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全覆盖。实施清单标准化建设和流程优化同步进行,全市三级以上办理深度事项占比99.96%,全程网办事项占比89.8%。推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市直部门1524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办理,占全部事项的89.24%。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顺利实施,异地收发营业执照数量居试点城市之首。
打造特色营商环境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合肥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瞄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目标、新定位,突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优质的人才环境推动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合肥是个养人的地方”。近年来,合肥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了“人才政策20条”和“‘养人’新政8条”,重点实施人才发展“6311”工程,形成覆盖各类别、各层次人才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创新人才投入方式,5年内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依托产业集聚人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二)以便利的贸易环境引领对外开放。近年来,合肥市以打造开明开放、接轨国际的内陆开放新高地为目标,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优势,积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简化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优化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2019年上半年,合肥海关进口平均通关时间3.1小时,在全国排名第5位;出口平均通关时间0.15小时,在全国排第2位。
(三)以公平的交易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合肥时,评价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创造性地实现了“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合肥自2013年制定出台全国首部公共资源交易地方性法规《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以来,不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着力营造公平公正、阳光高效的市场环境。深入实施“标准化+公共资源交易”战略,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率先构建全新的“淘宝”式的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徽采商城,2018年商城成交金额18.9亿元,同比增长2.3倍。推进省市县一体化,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运用大数据对各类交易活动进行动态监督和预警。
(四)以高效的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近年来,合服市大力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积极推广续贷过桥、税融通、政保贷等一系列创新财政金融产品,提升民营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进一步精简水电气接入的办理流程和外线施工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环节、精简材料、压缩时限,拓宽服务渠道,水电气办理时间、成本持续降低。全力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进一步精简涉税资料,不断优化流程,缩短纳税时间,上半年,合肥减免税74.14亿元,社保降费比例达18.9%。
(五)以精准的服务促政策落地见效。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今年以来,走访调研企业8500余家,妥善办理企业反映问题与诉求1695个,获得企业较好的评价。各县(市)区、开发区贴近企业、创新举措,不断探索服务企业的有效做法。包河区持续创新开展“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效能革命,努力打造“包·办好”的营商环境品牌,为各类市场主体当好“店小二”。庐阳区打造全省首个专业楼宇服务中心平台,把“企业找服务”变成“政府送服务”,做到政府服务企业“零距离”。长丰县充分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建设产业政策查询平台,实现手机在手、政策全有的高效服务。
对标对表,全面实施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提升合肥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该市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今年5月份,合肥市作为省内唯一城市,参加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在北京集中填报的过程中,发现营商环境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为对标先进、补齐短板,结合该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合肥市创优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方案》。8月28日,合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创优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动员大会”,宋国权书记、凌云市长以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对专项行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按照《行动方案》安排,将利用今年下半年剩余的时间,全面开展“营商环境再提升”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紧紧围绕15个关键领域,成立15个专项工作组,由市领导牵头,部门承办,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制定时间表和任务图,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是对标长三角和国内先进水平,围绕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指标领域,采取更加有效的改革举措,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提高企业感受度。二是瞄准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持续加强要素保障,把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以提升企业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着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的精准性,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力争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全面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合肥市历来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早在2006年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出台了《合肥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2013年又作了进一步修订,对优化营商环境做出详细立法规定。近年来,合肥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出台《关于合肥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创最优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高位谋划、顶层设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办事不跑腿”城市、2018营商环境省会十佳城市、首届中国营商环境评选进步奖第1名、全国7个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的城市之一。
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聚焦简政放权,打造高效政务环境。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接照“四个一律、两个全程”的要求,及时做好国务院取消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的衔接落实。持续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80%以上实现全程网办。深入开展整治“两难两多一长”(企业开办难、不动产登记难,申请材料多、办理程序多,办理时间长)专项行动,按照“八个一律取消”要求,全面开展“减证便民”,做到减证与减材料有机统一,实现“清单之外无证明”,减证幅度58%,申报材料比原来减少50%。全面开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及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开办3日、不动产登记5日、工程建设项目120个工作日办结。
(二)聚焦放管结合,打造公平市场环境。全面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科学化、公正化水平,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市231家执法部门全部完成“一单两库”建设(一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两库:随机抽查市场主体名录库、随机抽查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实现动态管理;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切实贯彻落实“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高执法效能,减少对企业的干扰。着力构建诚信体系建设,依托“信用合肥”,建立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根据不同信用分类等级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推动企业失信联合奖惩制度在关键领域全面落地;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合肥市政府透明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蓝皮书(2018)》中排名第1位。
(三)聚焦优化服务,打造便捷办事环境。“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完成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全覆盖。实施清单标准化建设和流程优化同步进行,全市三级以上办理深度事项占比99.96%,全程网办事项占比89.8%。推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市直部门1524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办理,占全部事项的89.24%。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顺利实施,异地收发营业执照数量居试点城市之首。
打造特色营商环境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合肥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瞄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目标、新定位,突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优质的人才环境推动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合肥是个养人的地方”。近年来,合肥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了“人才政策20条”和“‘养人’新政8条”,重点实施人才发展“6311”工程,形成覆盖各类别、各层次人才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创新人才投入方式,5年内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依托产业集聚人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二)以便利的贸易环境引领对外开放。近年来,合肥市以打造开明开放、接轨国际的内陆开放新高地为目标,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优势,积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简化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优化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2019年上半年,合肥海关进口平均通关时间3.1小时,在全国排名第5位;出口平均通关时间0.15小时,在全国排第2位。
(三)以公平的交易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合肥时,评价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创造性地实现了“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合肥自2013年制定出台全国首部公共资源交易地方性法规《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以来,不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着力营造公平公正、阳光高效的市场环境。深入实施“标准化+公共资源交易”战略,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率先构建全新的“淘宝”式的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徽采商城,2018年商城成交金额18.9亿元,同比增长2.3倍。推进省市县一体化,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运用大数据对各类交易活动进行动态监督和预警。
(四)以高效的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近年来,合服市大力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积极推广续贷过桥、税融通、政保贷等一系列创新财政金融产品,提升民营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进一步精简水电气接入的办理流程和外线施工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环节、精简材料、压缩时限,拓宽服务渠道,水电气办理时间、成本持续降低。全力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进一步精简涉税资料,不断优化流程,缩短纳税时间,上半年,合肥减免税74.14亿元,社保降费比例达18.9%。
(五)以精准的服务促政策落地见效。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今年以来,走访调研企业8500余家,妥善办理企业反映问题与诉求1695个,获得企业较好的评价。各县(市)区、开发区贴近企业、创新举措,不断探索服务企业的有效做法。包河区持续创新开展“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效能革命,努力打造“包·办好”的营商环境品牌,为各类市场主体当好“店小二”。庐阳区打造全省首个专业楼宇服务中心平台,把“企业找服务”变成“政府送服务”,做到政府服务企业“零距离”。长丰县充分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建设产业政策查询平台,实现手机在手、政策全有的高效服务。
对标对表,全面实施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提升合肥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该市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今年5月份,合肥市作为省内唯一城市,参加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在北京集中填报的过程中,发现营商环境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为对标先进、补齐短板,结合该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合肥市创优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方案》。8月28日,合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创优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动员大会”,宋国权书记、凌云市长以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对专项行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按照《行动方案》安排,将利用今年下半年剩余的时间,全面开展“营商环境再提升”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紧紧围绕15个关键领域,成立15个专项工作组,由市领导牵头,部门承办,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制定时间表和任务图,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是对标长三角和国内先进水平,围绕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指标领域,采取更加有效的改革举措,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提高企业感受度。二是瞄准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持续加强要素保障,把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以提升企业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着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的精准性,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力争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全面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上一篇:怀宁县出重拳“两断三清”取缔关闭类企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