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煤业以体系统领完成各项攻坚举措
2019-01-28 14:58:19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闵凯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业把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作为安全工作总纲和抓手,从顶层设计上把安全工作部署融入到安全生产体系各要素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补缺补差,促进体系建设在科区、班组、岗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淮北矿业集团提出了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十大提升行动”取得重要成果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杨柳煤业党政干群对体系统领的认识。为确保各项要素整体推进,杨柳煤业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修订下发了《杨柳煤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将落实措施与集团公司2019年安全生产体系建设考核标准实现了“无缝”对接,并对考核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规范实施流程,确保对标对表、简约易行、常态长效。
元月上旬,该矿专门召开了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推进会,中旬又分批组织各系统、要素责任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召开了座谈会,分析安全生产体系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结合集团公司2018年四季度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检查考核结果,深入剖析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制定了完善的整改措施,以作风建设和监督保障确保压力垂直传递。该矿明确表示,各要素责任部门要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对体系推进不力,影响矿井体系建设达标的单位或个人,矿将启动问责程序。
在突出重大灾害治理上,该矿全方位落实“全资源、大联合、盯中心、利治灾、顺断层、先区段、后系统、平直简、一次设计、分步实施”32字设计原则,科学统筹采掘、机运、通防、地质防治水各专业与灾害治理“时、空”关系,坚持“一通三防”、瓦斯治理、防灭火、智能化开采示范矿井及“四化三减”标杆矿井、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六标同创”,从设计源头上优化生产布局、优化1074工作面、1077工作面布置和生产系统方案,不断推进生产环节集约高效。同时,把安全大讨论延伸到科区,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职工人人书写安全保证书,每个班次实行安全动态包保,切实把“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理念扎根科区、班组、岗位,确保各要素推进不走弯路。
该矿党委努力把握“稳定、鼓劲”的总基调,组织了形势任务宣讲团,深入基层单位,接地气地将2019年矿井形势任务讲清楚,将家底实底交出来,使职工们能够客观地认识到当前的形势任务,进一步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不妄议,不掉队,坚定不移地以体系统领完成各项攻坚举措。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业把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作为安全工作总纲和抓手,从顶层设计上把安全工作部署融入到安全生产体系各要素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补缺补差,促进体系建设在科区、班组、岗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淮北矿业集团提出了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十大提升行动”取得重要成果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杨柳煤业党政干群对体系统领的认识。为确保各项要素整体推进,杨柳煤业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修订下发了《杨柳煤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将落实措施与集团公司2019年安全生产体系建设考核标准实现了“无缝”对接,并对考核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规范实施流程,确保对标对表、简约易行、常态长效。
元月上旬,该矿专门召开了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推进会,中旬又分批组织各系统、要素责任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召开了座谈会,分析安全生产体系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结合集团公司2018年四季度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检查考核结果,深入剖析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制定了完善的整改措施,以作风建设和监督保障确保压力垂直传递。该矿明确表示,各要素责任部门要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对体系推进不力,影响矿井体系建设达标的单位或个人,矿将启动问责程序。
在突出重大灾害治理上,该矿全方位落实“全资源、大联合、盯中心、利治灾、顺断层、先区段、后系统、平直简、一次设计、分步实施”32字设计原则,科学统筹采掘、机运、通防、地质防治水各专业与灾害治理“时、空”关系,坚持“一通三防”、瓦斯治理、防灭火、智能化开采示范矿井及“四化三减”标杆矿井、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六标同创”,从设计源头上优化生产布局、优化1074工作面、1077工作面布置和生产系统方案,不断推进生产环节集约高效。同时,把安全大讨论延伸到科区,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职工人人书写安全保证书,每个班次实行安全动态包保,切实把“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理念扎根科区、班组、岗位,确保各要素推进不走弯路。
该矿党委努力把握“稳定、鼓劲”的总基调,组织了形势任务宣讲团,深入基层单位,接地气地将2019年矿井形势任务讲清楚,将家底实底交出来,使职工们能够客观地认识到当前的形势任务,进一步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不妄议,不掉队,坚定不移地以体系统领完成各项攻坚举措。
上一篇:涡北选煤厂做好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