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煤业“深耕细作”培训品牌化创建
2019-02-26 16:22:29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闵凯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业认真落实《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等相关法规,坚持党管培训和正向激励的原则,“深耕细作”培训品牌化创建,着力优化培训内容,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效果,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新年伊始,该矿及时调整员工教育培训委员会,对培训工作方案进行了补充和改进,进一步明确培训层级责任,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培训”的原则压紧压实培训职责,严格执行淮北矿业培训问责规定,实施诚信问责机制,倒逼培训工作落实。在实施基础理论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三基”培训的同时,积极落实法定培训工作,同时,实施培训品牌化建设创建。
该矿积极筹建矿安全警示教育中心,收集整理近年来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充分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加强体验式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每周组织员工观看、体验,促使广大职工能够真正从事故案例中吸取教训、反思反省,强化职工个人安全意愿与安全意识,让“我要安全”的思想入脑入心,让安全规范操作成为常态。
同时,探索开发仿真实操培训课程,利用3D仿真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综掘机、无极绳绞车、机电设备检修等仿真实操培训课程,让职工可以在电脑或个人通讯设备上进行实操模拟练习、考核。该矿还积极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平台,配合集团公司积极引入员工培训积分制度和第三方电商平台,建立了员工培训积分商城,搭建微信、QQ在线学习、安全知识抢答平台,职工们在工作之余可以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培训、考试“挣积分、抢红包、换礼品”,调动了他们参与培训的主动性。
在此基础上,杨柳煤业进一步加强“大师工作室”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依托“大师工作室”带高徒、传绝技,做精以保运区芦明刚为“大师”的四大件维修机工工作室、以综采一区陈勇为“大师”的综采设备维修工作室、以通风区王玉龙为“大师”的安全监测监控工作室,并为大师工作室配齐配足教学设备设施,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传、帮、带”培训或“岗位练兵”活动,借助“大师工作室”快速提升职工的实操能力。
同时,杨柳煤业还把安全培训品牌创建的着力点放在区队、班组和现场,在进一步加大培训市场化奖励力度的同时,持续推行科区培训市场化考核机制,深化“培训也是挣工资”理念,打通了班组和现场安全培训最后一公里。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业认真落实《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等相关法规,坚持党管培训和正向激励的原则,“深耕细作”培训品牌化创建,着力优化培训内容,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效果,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新年伊始,该矿及时调整员工教育培训委员会,对培训工作方案进行了补充和改进,进一步明确培训层级责任,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培训”的原则压紧压实培训职责,严格执行淮北矿业培训问责规定,实施诚信问责机制,倒逼培训工作落实。在实施基础理论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三基”培训的同时,积极落实法定培训工作,同时,实施培训品牌化建设创建。
该矿积极筹建矿安全警示教育中心,收集整理近年来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充分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加强体验式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每周组织员工观看、体验,促使广大职工能够真正从事故案例中吸取教训、反思反省,强化职工个人安全意愿与安全意识,让“我要安全”的思想入脑入心,让安全规范操作成为常态。
同时,探索开发仿真实操培训课程,利用3D仿真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综掘机、无极绳绞车、机电设备检修等仿真实操培训课程,让职工可以在电脑或个人通讯设备上进行实操模拟练习、考核。该矿还积极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平台,配合集团公司积极引入员工培训积分制度和第三方电商平台,建立了员工培训积分商城,搭建微信、QQ在线学习、安全知识抢答平台,职工们在工作之余可以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培训、考试“挣积分、抢红包、换礼品”,调动了他们参与培训的主动性。
在此基础上,杨柳煤业进一步加强“大师工作室”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依托“大师工作室”带高徒、传绝技,做精以保运区芦明刚为“大师”的四大件维修机工工作室、以综采一区陈勇为“大师”的综采设备维修工作室、以通风区王玉龙为“大师”的安全监测监控工作室,并为大师工作室配齐配足教学设备设施,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传、帮、带”培训或“岗位练兵”活动,借助“大师工作室”快速提升职工的实操能力。
同时,杨柳煤业还把安全培训品牌创建的着力点放在区队、班组和现场,在进一步加大培训市场化奖励力度的同时,持续推行科区培训市场化考核机制,深化“培训也是挣工资”理念,打通了班组和现场安全培训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涡北选煤厂筑牢“三道防线”决胜百日会战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