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获四项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
2019-10-30 18:14:04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张骅 张晓梅
日前,2019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闭幕式上举行。经过严格的形式审查、初评、终评及评审委员会审定,江淮汽车一举斩获四项大奖,再次证明了江淮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和技术研发方面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
“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素有“中国车界诺贝尔”之称,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的中国汽车行业内唯一、对汽车工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力的科技评奖,也是业内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国汽车科技发展水平的奖项。
实力再树行业标杆 研发体系遍布全球要地
一系列亮眼成绩,需要实打实的规划和投入。江淮汽车一直以来坚持自主研发,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的研发实力,领跑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江淮汽车早在2005年前后就在意大利都灵、日本东京建立海外研发中心,与博世、德尔福等国际知名汽车供应商建立配套合作关系,成为最早一批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的中国车企。这些都是江淮技术创新之路上的强大力量。
日前,2019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闭幕式上举行。经过严格的形式审查、初评、终评及评审委员会审定,江淮汽车一举斩获四项大奖,再次证明了江淮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和技术研发方面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
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颁奖典礼现场
技术实力获汽车界“诺贝尔”权威认证“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素有“中国车界诺贝尔”之称,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的中国汽车行业内唯一、对汽车工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力的科技评奖,也是业内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国汽车科技发展水平的奖项。
液冷电池技术获奖证书
本届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的60个项目中,江淮汽车获得4项大奖。其中,江淮汽车独立申报的“轻质合金结构-性能-成本一体化设计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液冷电池技术的高性能动力型纯电动车研发及产业化”2个项目获评为三等奖,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申报的“高性能热成形马氏体钢开发及其在汽车安全件上的应用”项目获评为一等奖,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申报的“动力学性能驱动的乘用车动力传动系优化设计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项目获评为三等奖。
轻质合金技术获奖证书
此次获奖,不仅验证了江淮汽车在新能源电池安全和轻量化技术研发领域的深厚底蕴,也充分说明江淮汽车生产研发技术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实力再树行业标杆 研发体系遍布全球要地
一系列亮眼成绩,需要实打实的规划和投入。江淮汽车一直以来坚持自主研发,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的研发实力,领跑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江淮汽车早在2005年前后就在意大利都灵、日本东京建立海外研发中心,与博世、德尔福等国际知名汽车供应商建立配套合作关系,成为最早一批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的中国车企。这些都是江淮技术创新之路上的强大力量。
江淮汽车意大利研发中心
此外,江淮汽车还将每年销售收入的3%-5%投入到研发,“十八大”以来,江淮汽车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17亿元。截至2019年8月底,江淮汽车共拥有授权专利14142件,成为发明专利授权国内首家过万车企。这也正是江淮汽车技术储备的最直观体现。
江淮汽车技术中心
在汽车“新四化”中最为重要的新能源领域,江淮汽车从2002年就开始启动新能源技术研究,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车企。经过多年的迭代研发,江淮新能源已系统掌握电动汽车的电池成组、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及能量回收、驱动与制动电耦合、远程监控、电磁兼容等关键技术,特别是高比能电池包热失控安全技术在国内率先取得突破,形成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正向开发能力。
江淮新能源液冷恒温技术
新能源上的全方位发力仅仅是江淮汽车多年来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在传统汽车动力总成上,江淮汽车在2010年前后围绕着乘用车商用车确定了白金传动系和黄金传动系,成为节能环保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在智能网联领域,江淮汽车全新一代车联网3.0系统,真正实现了人与车机的深度对话交流,除具备传统的通过语音控制导航、空调、音乐、搜索、紧急救援等功能,还具备筛查预订行程等全新网联功能。在安全科技、舒适科技、无人驾驶等众多领域,江淮汽车皆已掌握核心科技优势,在一次又一次的汽车业变革中进行着颠覆性的改变。
江淮智聆车联网3.0系统
栉风沐雨五十五年,志存高远勇创新。未来,在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背景下,江淮汽车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在汽车领域持续探索,不断自我超越,助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以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为己任,持续为中国民众乃至世界美好出行贡献力量。
上一篇:中国“学生”加速超车 美菱全面薄有了外国迷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