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失去公款拉动的茅台,怎么样了?
2015-07-12 21:21:24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王念、朱剑敏、李惊亚
摘要:从端午节开始,茅台人争分夺秒制“酒曲”,生产车间内一片火热。有典籍云“曲为酒之骨”。“端午踩曲、重阳下沙”是茅台酒传统的酿造工艺。
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外界有人断言,失去了公款拉动的茅台会被“冲垮”。然而,两年多来,茅台不但没有垮掉,2015年端午期间,销售又火了一把。但不同的是,买酒的多为普通人,茅台酒的价格也回归到了理性的区位。
上了寻常百姓家餐桌
曾经,有“国酒”之称的贵州茅台酒价格不菲,却一瓶难求。
位于贵阳市盐务街的金波茅台大厦,因为有一个茅台集团平价直销店而备受关注。在普通茅台酒价格每瓶高达2000多元的时候,这里的直销价为999元。但只是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主要传统节日期间,这里才有酒可售,而且每 人凭身份证限购2瓶,消费者常常不得不提前一天晚上就到商店门前排队。
同样是这家直销店,如今从普通茅台酒到15年、30年、50年陈酿酒,以及各种纪念酒,柜台里样样都有。售货员告诉“我报道”记者,店里货源充足,端午期间销售量比平时多了好几倍。
刚从菜场里出来的王群大妈提着蔬菜就进了店门,999元买了一瓶53度飞天茅台酒。“买瓶好酒家里人喝。以前2000多块一瓶还买不到,我也舍不得。”
在一些地方,茅台酒的价格还有更低的。“端午节前的一周,零卖就卖出了6箱。”贵阳世才超市孙老板说,进入6月起,几乎每天都有顾客购买,大都是为了端午节家庭聚会准备的。
正在购酒的陈晓娜是当地一家私营企业的普通员工,她说:“现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市场越来越正规,不担心买到假酒,花点钱给父亲买两瓶好酒挺好的。”
“我报道”记者在贵阳、遵义、仁怀等地采访看到,茅台专卖店和大小超市都有茅台酒销售,53度飞天茅台酒价格在900至1100元之间。多家店主表示,如今茅台酒不像前些年那样紧俏,但也不是卖不动,总的来说销售很平缓。
经销商暴利终结
从市场价格看,与前些年比,茅台酒的市场价格趋于理性,但很多人或许会感到意外的是,茅台集团的出厂价自2011年以来却从来没有调整过。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高端白酒的三公消费受到严格限制,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炙手可热的茅台酒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名经销商告诉记者:“各个机关单位在我这里买酒的惯例突然停了,当时感觉压力特别大,一度出现经营困难。”
茅台酒经销商刘大佛在贵阳市经营多年,每年销售量都在30吨左右。2010年至2012年期间,茅台酒的价格节节攀升,最高时可达到每瓶2000元。
当市场“看不见的手”真正发挥作用,2013年上半年,茅台经销商纷纷主动下调价格,最初降至1800元左右,到2013年下半年降至1200元左右,现在已经达到900元至1100元之间并基本保持稳定。
“我去年销售了30吨茅台酒,不同的是,现在几乎全部卖给个人和私企。”刘大佛说,虽然每瓶茅台酒的单价下调,利润有所下降,但销售量却更多了。
茅台酒销售公司贵州省区经理吴宗贵说,虚高的价格“消火”,茅台消费日益大众化。经销商暴利时代虽然终结了,但是个人消费和商务消费占据绝大多数销售额。茅台近三年新增经销商388家,发展态势良好。
“如何让茅台成为大众都消费得起的酒,是集团内部一直思考的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市场供不应求,集团内部即使稳住出厂价,也难以控制市场流通价格。”吴宗贵说,市场环境的突变,使茅台在面临考验的同时,获得了市场方向调整的机遇。
从“名酒”变为“民酒”
茅台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公司各项指标稳定增长,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和总资产、净资产均同步增加。201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利润增长2.3%。
有资料显示,2014年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5259亿元,利润699亿元,税收526亿元,当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占7.7%,利润占31%,税收占31%。
有业界人士评价,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形势下,茅台逆势上扬,可以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
“去公务消费对白酒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茅台不认为这只是冲击,而是促进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说。
凭借着独一无二的酿造工艺和难以复制的特殊生态环境,茅台酒从来不愁销路。
袁仁国认为,茅台是优秀的民族品牌,本身就应该为大众所拥有,就应该面向广大消费者。
“八项规定”出台后,茅台集团重新进行产品定位,把普通茅台酒的市场定位转向为大众消费品、家庭消费品,把陈年茅台酒定位为高端商务消费品。
近三年来,茅台集团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共开发个性化产品近200款,发力文化酒、纪念酒、收藏酒市场,成立个性化定制酒公司,针对个人、企业和团体等客户定制了147款产品。
袁仁国说,“目前,茅台已基本实现了由主要面向公务接待向更多面向商务活动转变,由主要面向高端客户向更多的面向普通百姓转变,由专营向直销转变。”
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外界有人断言,失去了公款拉动的茅台会被“冲垮”。然而,两年多来,茅台不但没有垮掉,2015年端午期间,销售又火了一把。但不同的是,买酒的多为普通人,茅台酒的价格也回归到了理性的区位。
上了寻常百姓家餐桌
曾经,有“国酒”之称的贵州茅台酒价格不菲,却一瓶难求。
位于贵阳市盐务街的金波茅台大厦,因为有一个茅台集团平价直销店而备受关注。在普通茅台酒价格每瓶高达2000多元的时候,这里的直销价为999元。但只是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主要传统节日期间,这里才有酒可售,而且每 人凭身份证限购2瓶,消费者常常不得不提前一天晚上就到商店门前排队。
同样是这家直销店,如今从普通茅台酒到15年、30年、50年陈酿酒,以及各种纪念酒,柜台里样样都有。售货员告诉“我报道”记者,店里货源充足,端午期间销售量比平时多了好几倍。
刚从菜场里出来的王群大妈提着蔬菜就进了店门,999元买了一瓶53度飞天茅台酒。“买瓶好酒家里人喝。以前2000多块一瓶还买不到,我也舍不得。”
在一些地方,茅台酒的价格还有更低的。“端午节前的一周,零卖就卖出了6箱。”贵阳世才超市孙老板说,进入6月起,几乎每天都有顾客购买,大都是为了端午节家庭聚会准备的。
正在购酒的陈晓娜是当地一家私营企业的普通员工,她说:“现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市场越来越正规,不担心买到假酒,花点钱给父亲买两瓶好酒挺好的。”
“我报道”记者在贵阳、遵义、仁怀等地采访看到,茅台专卖店和大小超市都有茅台酒销售,53度飞天茅台酒价格在900至1100元之间。多家店主表示,如今茅台酒不像前些年那样紧俏,但也不是卖不动,总的来说销售很平缓。
经销商暴利终结
从市场价格看,与前些年比,茅台酒的市场价格趋于理性,但很多人或许会感到意外的是,茅台集团的出厂价自2011年以来却从来没有调整过。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高端白酒的三公消费受到严格限制,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炙手可热的茅台酒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名经销商告诉记者:“各个机关单位在我这里买酒的惯例突然停了,当时感觉压力特别大,一度出现经营困难。”
茅台酒经销商刘大佛在贵阳市经营多年,每年销售量都在30吨左右。2010年至2012年期间,茅台酒的价格节节攀升,最高时可达到每瓶2000元。
当市场“看不见的手”真正发挥作用,2013年上半年,茅台经销商纷纷主动下调价格,最初降至1800元左右,到2013年下半年降至1200元左右,现在已经达到900元至1100元之间并基本保持稳定。
“我去年销售了30吨茅台酒,不同的是,现在几乎全部卖给个人和私企。”刘大佛说,虽然每瓶茅台酒的单价下调,利润有所下降,但销售量却更多了。
茅台酒销售公司贵州省区经理吴宗贵说,虚高的价格“消火”,茅台消费日益大众化。经销商暴利时代虽然终结了,但是个人消费和商务消费占据绝大多数销售额。茅台近三年新增经销商388家,发展态势良好。
“如何让茅台成为大众都消费得起的酒,是集团内部一直思考的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市场供不应求,集团内部即使稳住出厂价,也难以控制市场流通价格。”吴宗贵说,市场环境的突变,使茅台在面临考验的同时,获得了市场方向调整的机遇。
从“名酒”变为“民酒”
茅台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公司各项指标稳定增长,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和总资产、净资产均同步增加。201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利润增长2.3%。
有资料显示,2014年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5259亿元,利润699亿元,税收526亿元,当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占7.7%,利润占31%,税收占31%。
有业界人士评价,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形势下,茅台逆势上扬,可以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
“去公务消费对白酒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茅台不认为这只是冲击,而是促进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说。
凭借着独一无二的酿造工艺和难以复制的特殊生态环境,茅台酒从来不愁销路。
袁仁国认为,茅台是优秀的民族品牌,本身就应该为大众所拥有,就应该面向广大消费者。
“八项规定”出台后,茅台集团重新进行产品定位,把普通茅台酒的市场定位转向为大众消费品、家庭消费品,把陈年茅台酒定位为高端商务消费品。
近三年来,茅台集团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共开发个性化产品近200款,发力文化酒、纪念酒、收藏酒市场,成立个性化定制酒公司,针对个人、企业和团体等客户定制了147款产品。
袁仁国说,“目前,茅台已基本实现了由主要面向公务接待向更多面向商务活动转变,由主要面向高端客户向更多的面向普通百姓转变,由专营向直销转变。”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