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山矿业多渠道搭建职工成长平台
2017-06-20 18:56:20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朱艳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近年来,天马山矿业公司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通过职工技术比武、导师带徒、“五小”科技成果竞赛等方式,为职工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为矿山发展打造人才强引擎。
该公司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区队、学习型班组、学习型职工”为总抓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培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加强职工思想引导,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搭建职工实践平台,有效提升了广大职工的业务技能和素质,促进了职工的成长成才。为了将“素质工程”落实到位,不断提高职工职业技术水平,该公司每年都要根据企业技术工人的实际状况,在电、焊、钳、磨矿、浮选和起重等技术工种中开展技术比武活动,比武不惟理论,更重视实际操作。同时,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让学有所成的职工真正做到名利双收,根据实际需要,在职工技术比武的第一名人选中选聘首席技术工人,任期两年,每月享受首席工人津贴。
该公司团委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宗旨,充分发挥各类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在青工中扎实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完善导师学徒评优选拔制度,建立导师带徒激励机制,引导青年职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目前,参与“导师带徒”活动的青工基本掌握本岗位操作技术,成为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结合集团公司开展的“五小”科技成果竞赛,该公司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在小革新、小建议、小发明、小设计、小改造等方面的聪明才智,推进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促进了广大职工“人人想创新、人人去创新、人人会创新”思路的确立,一批批创新型骨干人才也由此脱颖而出。同时,该公司还组织专业评审小组对“五小”活动的优秀项目积极进行评比表彰,并将创新成果及时推广、转化和应用,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注入了不竭动力,也给发明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青工的“矿山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青工学习技术、学习管理的热情,为企业造就一批青年人才。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近年来,天马山矿业公司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通过职工技术比武、导师带徒、“五小”科技成果竞赛等方式,为职工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为矿山发展打造人才强引擎。
该公司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区队、学习型班组、学习型职工”为总抓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培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加强职工思想引导,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搭建职工实践平台,有效提升了广大职工的业务技能和素质,促进了职工的成长成才。为了将“素质工程”落实到位,不断提高职工职业技术水平,该公司每年都要根据企业技术工人的实际状况,在电、焊、钳、磨矿、浮选和起重等技术工种中开展技术比武活动,比武不惟理论,更重视实际操作。同时,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让学有所成的职工真正做到名利双收,根据实际需要,在职工技术比武的第一名人选中选聘首席技术工人,任期两年,每月享受首席工人津贴。
该公司团委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宗旨,充分发挥各类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在青工中扎实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完善导师学徒评优选拔制度,建立导师带徒激励机制,引导青年职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目前,参与“导师带徒”活动的青工基本掌握本岗位操作技术,成为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结合集团公司开展的“五小”科技成果竞赛,该公司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在小革新、小建议、小发明、小设计、小改造等方面的聪明才智,推进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促进了广大职工“人人想创新、人人去创新、人人会创新”思路的确立,一批批创新型骨干人才也由此脱颖而出。同时,该公司还组织专业评审小组对“五小”活动的优秀项目积极进行评比表彰,并将创新成果及时推广、转化和应用,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注入了不竭动力,也给发明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青工的“矿山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青工学习技术、学习管理的热情,为企业造就一批青年人才。
上一篇:孙疃矿绿色开采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天马山矿业公司冬季“四防”早部署(2015-10-29)
·铜陵有色天马山矿业公司宝山工区加强防盗工作(2015-11-26)
·天马山矿业公司开展廉洁教育促“年关”过“廉节”(2016-01-29)
·天马山矿业公司副井井筒掘砌工程安全施工到底(2016-02-06)
·天马山矿业公司金口岭选矿车间设备抢修有序(2016-03-31)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