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加快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
2018-11-16 10:02:55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张骅 张晓梅
11月15日,从安徽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培训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该省高度重视,结合制造业发展实际,加大政策扶持,开展典型引路,多措并举,加快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提升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加大政策扶持。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培育“单项冠军”作为制造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尤其是今年6月的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000户以上,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行业小巨人’50户,成为发展新兴产业的新引擎、引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可谓是“安徽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一部“三年规划”。各市也纷纷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
一是资金奖励。从2017年起,该省在出台的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中,提出“对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同时,每年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择优给予一次性奖补,每户50万元。二是融资支持。谋划组建了200亿元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基金,在全国属于创新之举。同时,在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创建安徽省“专精特新板”,每户给予20万元的奖补。三是投资补助。此外,各市优先将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项目纳入市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和工业投资项目库,并优先推荐申报省、市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芜湖、淮南、宿州等市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我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700户。
(二)精心遴选推荐。在推荐冠军企业过程中重点把好“四关”:一是把好企业申报关。明确推荐条件和申报重点,要求各地注重组织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三高”企业申报,并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工业强基工程等相衔接。不搞地区平衡,对缺乏核心技术工艺、单纯依靠销量的,不予推荐。二是把好形式审核关。对照单项冠军量化标准,对各地推荐的企业,组织形式审查。对符合量化标准的企业,再由委内处室对申报企业的产业方向、技术水平等软实力进行审查。三是把好现场考察关。对通过形式审查的企业,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企业听取情况汇报,深入生产车间看现场、看项目,重点评估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核心技术、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等。四是把好推荐审定关。依据专家评审、大数据分析、经信委内处室意见,并征求省工经联意见,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确定拟向工信部推荐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建议名单。
(三)强化培育服务。根据遴选推荐的企业,经过审核建立单项冠军培育后备企业库,加大培育和服务。一是通过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定期了解后备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动态掌握企业发展状况;三是举办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提升培训,邀请相关专家授课辅导,引导企业按照单项冠军的条件和标准对标提升;四是开展单项冠军企业的学习交流和互动,组织召开经验交流分享会,改进和调整企业战略发展思路,增强发展成为单项冠军的信心和决心。
(四)示范宣传引导。制造业单项冠军代表着全球细分行业最高的发展水平、最强的市场实力,是制造企业的第一方阵、“中国制造”的排头兵。安徽省经信委按照工信部要求,引导企业树立“十年磨一剑”精神,专注创新和质量提升,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引导潜在企业向单项冠军方向发展。并对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工作进行汇总,编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典型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安徽经济和信息化》等各类媒体、刊物,开设单项冠军企业风采专栏宣传,人民日报记者来皖专题采访调研该省单项冠军企业。通过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的氛围,引领更多企业走“专精优特”发展道路。
二、主要成效
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我省6家企业入选,全省国家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共15家,重点分布在高端装备、新材料、光伏、医药、纺织等产业领域,在各自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是安徽制造的杰出代表。其中:冠军示范企业9家,数量位列全国第六,中部第二。高价值、高利润是这些企业显著的特征,2017年15家单项冠军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利润44.2亿元,分别较2016年同比增长31.7%、38.7%,高于全部规模工业19.3个、19个百分点;利润率9.1%,高于全部工业3.8个百分点。企业贡献十分突出,以万分之七的数量占比,贡献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的营业收入和1.9%的利润,形象地展示了制造业单项冠军作为制造业引领者和整体产业带动者的作用。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发展动力,各冠军企业在经营指标、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品牌培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引领和带动了全省制造业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向好。15家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关键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2017年,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销售收入169亿元、利润13.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39%、27.85%;2017年合力叉车实现整机产销首次突破10万台大关,实现营业收入87.15亿元,同比增长35.75%,其中新产品产值38.60亿元,同比增长37.37%;实现利润总额7.66亿元,同比增长17.33%;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8.14%,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安徽耐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4年专业从事塑料(UPVC)异型材挤出成型技术研究和开发,异型材挤出成型模具连续七年出口和国内销量“双冠军”,塑料异型材挤出成型技术领域的行业排头兵。
二是市场主导地位持续巩固。各单项冠军企业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主营产品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增长。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年来,始终专注于橡胶密封件研发生产这一核心领域,坚持“走出去”战略,推进海外并购。2003年以来,累计斥资6.84亿美元,并购及设立国外企业26家,荣膺“中国海外并购20强”、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突破60%。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60余年专注粉磨技术装备研究生产。以超过1500台套在线运行业绩位居全球第一;以350t/h单套产量刷新世界最大单套水泥粉磨系统的记录;建成世界上首条大规模钢渣超细微粉生产线,有效解决了大规模高效处理钢渣的世界性难题。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21年专注汽车空调离合器研发制造,建成了行业技术领先、产能最大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空调离合器专业制造企业。
三是企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各单项冠军企业以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依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知识产权的申请与利用,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发力点,专注于杂环“三药”(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的研发、制造、销售,排名世界第一,吡啶碱行业国际领跑者。攻克了甲基吡啶连续化反应装备的研发,建成了世界唯一、规模最大、拥有20多项核心发明专利为支撑、整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人称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芯片”的、被美国人垄断半个多世纪的吡啶碱产业链。吡啶碱产能稳居行业第一阵营,占全球45%以上份额,国内65%以上份额。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以振兴中国玻璃行业为己任,实现0.12mm超薄浮法电子玻璃的生产,创造了浮法技术拉引的世界最薄玻璃记录,驱动中国显示玻璃行业领跑世界。科技创新也是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上全球聚氨酯合成革行业领军者的“法宝”,23年专业研发生产经营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
四是产品质量品牌明显提升。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数十年如一日,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特种电磁线制造商。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20年专注新能源发电领域,光伏逆变器连续10多年位居国内第一,2015年起,光伏逆变器的出货量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27年蝉联中国叉车行业桂冠,积极参加全球行业协作。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合力欧洲中心功能进一步凸显,全年整机发货同比增幅近1倍,配件增长56%。与德国永恒力合资设立租赁公司。与全球500强企业德国ZF集团,在核心传动部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合作。中鼎集团坚持品牌国际化战略,知名品牌占全球商标总量的比重仅为3%,但却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40%和销售额的50%。具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利辛县富亚纱网有限公司,13年成为行业唯一专精特新版上市企业、磁性软纱门行业领军者。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年专注创新发展,引领行业进步,国内色选行业唯一主板上市公司,入选央视CCTV《工匠精神》栏目。
三、2019年工作思路措施
围绕当前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强化调度督导、加强行业指导、开展经验交流、实施典型带动等多种方式手段,指导单项冠军企业明确发展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转型升级、持续保持行业发展领军态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快速发展。
1.开展对标提升活动。指导各企业坚持问题导向,明确2-3家同行业竞争力强的对标企业,深入分析各自的竞争优势,找准影响本企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固本强基。帮助企业确定对标方案,实施对标计划。组织专家对企业在质量、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一次全面诊断,帮助企业整改提升。
2.实施创新培育计划。指导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度重视运用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技术改造等措施,深刻把握以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四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四提(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的切入点,落实“四个一”任务(一个培育办法、一个培育手册、一个培育项目库、一个战略辅导小组),依托工业设计服务机构,大力推进工业设计应用;深入开展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
3.加强行业交流学习。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定期举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沙龙,共同探讨影响行业企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加强跨界融合和产业链配套。组织开展“单项冠军企业江淮行”活动,举办2-3次现场交流会,加强同行业间企业的互相学习与互动交流。
4.加大企业品牌宣传。依托“精品安徽”宣传平台,加大单项冠军企业展示力度;依托新闻媒体,开展“寻访皖企国冠”系列专题报道;同时优选部分发展较好的企业,编写《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宣传和示范引领,推动品牌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江淮汽车亮相2018年澳门车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