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

中国企业报 企业自己的报纸    邮政代号:1-128 全年定价:288元     欢迎到全国邮局订阅!

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
合肥皖化电机成功研制光热发电系统关键设备
2019-02-28 16:08:00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张骅 吴明

  2月26日,正在观看光热项目蒸发器循环泵性能试验的,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皖化电机)董事长姚崇全露脸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是他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数十次观察、对比试验数据得出的最满意结果。他知道,这项一直被国际少数发达国家垄断的技术和设备终于让他们攻破并成功实现了量产。这是皖化电机技术创新的又一次跨越。

光热项目蒸发器循环泵到底是个啥
  据姚崇全介绍,蒸发器循环泵是光热发电发电系统的关键设备,该设备是将吸收太阳光能的高温溶盐热量,通过热交换产生的高温高压炉水输送到汽轮发电机进行发电。
  蒸发器循环泵输送炉水温度达350℃以上,压力达15MPa,因其工作环境严酷,并需要宽幅变频运行和适应高温严寒的气候环境。因设备要求高,系统复杂,配套辅助设备多,设计制造难度大。目前只有德国,英国等少数厂商能设计制造。
\
皖化公司产青海共和项目蒸发器循环泵
  皖化电机是德国KSB,英国Tyler公司外第三家、国内唯一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能独立研制大型发电机组中核心设备——输送高温、高压炉水锅炉炉水循泵的制造商。因有丰富的设计制造锅炉炉水循环泵的经验和良好业绩,研制光热蒸发器循环泵具有良好的基础和设计制造的能力。

光热发电技术设备在我国发展前景
  据了解,我国能源发展目标,到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比重要达到20%和50%。为了确保这个目标,国家能源局发布了《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战略》里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力争达到50%。预测到2030年总装机规模达到30亿千瓦,其中55%是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而太阳能发电可能要达到5亿千瓦,去年年底才达到1.3亿千瓦,还有接近4亿千瓦的装机容量。
  姚崇全说,由于光伏发电的弃光问题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光热发电具有稳定的功率输出和可调节特性,决定了它在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里占有重要位置。
\
我国第一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实施情况
  光热发电通过配置储热系统,电力输出不会受到光照变化强度影响,一周可以连续稳定的保持电力输出。还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光热发电机组可以作为电力系统主力机组承担基本负荷,因调节能力比燃煤机组强得多,也可以作为电力系统中的调峰机组承担高峰负荷。
  我国具备大规模发展光热发电的资源条件,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甘肃这些地方。可利用面积有97万平方公里,用其十分之一,光热发电的装机容量就可达到13.5亿千瓦。这些地区对光热发电非常重视,都开展了相应的光热发电的规划,到2030年,如玉门容量规划560万千瓦,阿克塞规划容量将达到1200万千瓦,哈密规划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要建一条青海电力外送通道,在配套光热发电200万千瓦。内蒙的阿拉善盟发展潜力也很大,装机规模可以达到16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也制定了我国光热发电实施规划,于2016年确定了第一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20个。塔式9个,槽式7个,线性菲涅尔4个,分布在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其中塔式项目有西勘院共和50MW,西北院哈密50MW,菲涅尔项目敦煌50MW,要求2019年建成投运。

敢与国际知名制造厂商同台竞标
  由于拥有制造锅炉炉水循环泵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一直坚守技术创新的合皖化电机人,在董事长姚崇全的带领下,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精心设计,精心制造。为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运行可靠,皖化电机还专门设计和建立了蒸发器循环泵的试验系统,对产品性能和各项要求进行严格的测试。董事长姚崇全更是一边关注研发,一边察看试验数据,一边与相关厂商、科技人员沟通交流,对设备关键技术和工艺进行改进和完善。
\
皖化电机还专门设计和建立了蒸发器循环泵的试验系统
  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皖化电机信守承诺,按照合同要求按时完成了青海共和,新疆哈密50MW塔式光热项目的蒸发器循环泵的主设备和全部配套设备的研制。经过专用试验系统的严格测试,各项性能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姚崇全说,青海共和,新疆哈密50MW塔式光热项目,敦煌菲涅尔光热项目,都是2016年国家能源局第一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要求2019年发电投运。在这些项目的蒸发器循环泵的招标中,皖化电机与国际知名制造厂商同台竞争,最终以优良的设计方案,合理的价格,可靠的质量保证,中标了三个项目的全部(七台套)蒸发器循环泵。

上一篇:寒冬之下江淮汽车依然坚定向前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投稿信箱广告服务法律声明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