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硬
2020-02-24 11:02:09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宋静林
二月,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从全国疫情阻击战打响开始,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火速响应、全面行动、扎实落实,做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既做好自身疫情防控,也积极承担和完成各级政府交给的防疫任务;既做好企业自身复工复产工作,也积极为湖北和其他地区煤炭供应提供坚强保障;既做好本企业干部职工及家属健康保护工作,也积极向社会抗疫捐款捐物及派出援鄂医疗队。在这次大考中,集团公司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经受了考验,取得了成绩,树立了形象,做出了贡献,再次体现了皖煤人的政治担当、国企担当和事业担当。
筑牢防控链,打赢歼灭战
当前,我省实行疫情分区分级防控,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有序恢复。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拐点尚未到来,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特别是随着集团公司复工复产、员工返岗,人员流动性集聚性明显增强。
要进一步正确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要把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作为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的直接检验,作为对企业管理体系、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大考,以过硬担当、过硬作风、过硬行动化解风险、应对考验。要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体系。
要坚持把防疫到位作为企业复工复产的首要前提,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第一责任,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体系到位、日常防控到位、应急准备到位,筑牢联防联控的防线,坚决防止发生疫情事件、安全生产事故。
稳定生产链,精心保运转
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把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奋力实现集团公司“两会”制定的发展目标,这是摆在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面前的重大任务。
各级组织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上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的意见》要求,按照集团公司“两会”确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革发展任务,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坚决实现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双目标”“双胜利”。
要努力降低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各级组织要坚定信心、正视困难,拿出比平时更大的劲头、更多的办法,千方百计解决问题,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要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复产增产工作。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主动作为,破解难题,快速恢复正常生产,有序提升产量,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努力增产。
要加强政策研究,用好用活各种政策。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研究、用好用活中央和我省及相关地市为应对疫情出台的金融、财税、援企稳岗等救助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企业稳产增效创造条件。
要夯实安全责任,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单位要始终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统筹抓实抓细防疫、生产、安全,“一把手”靠前指挥,紧盯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全面、细致排查安全隐患,严防生安全事故,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延伸发展链,聚力破难题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大考中,集团公司在实战中锻炼了队伍,全面提升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处置能力,广大干部职工在大战中增长了本领、在大考中涌现了才华,要把才华本领运用到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上面,运用到争分夺秒抓生产、跑项目中去,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回来,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把疫情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要降本增效,提升经营质量。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煤业板块要多出煤、出好煤,提升煤炭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创造更大利润。化工板块要努力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优化工艺流程,多出合格产品,实现以质提效。要聚焦新项目,提升发展后劲。资源和项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集团公司省内资源不足,省外可采储量不多,新开工项目较少,必须想方设法寻求储备资源,寻找发展前景较好的合作项目,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要多管齐下,提升执行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集团公司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必须雷厉风行干起来,坚定不移落下去,自觉做行动派,定下的就干,干就干好、干到位,用发展成果检验执行效果,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彰显稳健有力的前进姿态。
一个漫长而又特别的春节结束了,一年忙碌而又充实的状态开启了。集团公司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在这场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要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的考验中,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这两场硬仗,让集团公司在这场艰苦战斗中更加坚强,奋力实现全年经营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上一篇:破解用工难 巢湖市助中小企业吸纳本地人员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