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智”产业为核心中煤新集勇攀高峰
2020-07-03 11:55:52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余克平 代宜喜
近几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发展和在煤矿的应用,煤矿智能化建设已成为推动煤矿安全高效发展的核心动力。
持续推进和开展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化建设,是中煤新集公司破解当前制约企业安全高效发展问题的重要一步。
中煤新集公司是一家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大型能源企业。国家发改委批复矿区总产能达3590万吨/年。
自1989年建矿以来,新集公司树立“科技兴矿”理念,不断改革,创造了新集速度、新集模式、新集经验,改写了全国煤炭行业的建设史。
进入21世纪,该公司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先后建成了全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国内首对智能化矿井。
进入新时代,新集公司遵循“感知矿山、智慧新集”的总体建设目标,确立了无人则安、管理穿透、测控反馈、节能降耗的智能化建设思路,向科技要效益,持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智能化采煤,管理同步跟进
口孜东矿是新集公司智能化建设的代表矿井。2019年,该矿完成了商品煤超年度计划35万吨、同比增加49.98万吨,煤质同比提高192卡/克,回收率在90%以上,原煤工效达7.504吨/工,创安徽省同等条件矿井最高水平。
如今,煤炭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只有转变观念打破思想禁锢,才能激发企业活力。必须立足企业实际,紧盯煤炭科技发展前沿,围绕从“产能规模型”向“提质效能型”转变的目标,建设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掘进、智能化巡检维修、智能化管理的矿井。
目前,新集公司采煤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掘进方面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已达到世界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这些都源于科技创新要素的强力驱动。
要实现智能化采煤,需要智能化控制系统作技术支撑、设备的可靠性作装备保障,还需要与之匹配的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新集公司按照“内部对标、外部对标、立体对标”的原则,向标杆学习、向先进看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人才储备,培育与高新技术装备和工艺相适应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实现由个人到团队,由低端到高端,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协同作业的格局。
同时,新集公司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围绕解决智能化建设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全力全速推动智能化矿井建设。
“煤智”产业被列入企业发展规划
在智能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新集公司采用万兆光同步传输设备,搭建了公司与各矿之间可靠地环状高速信息传输通道,实现了各矿井与公司总部互通互联。
在新集公司总部办公园区建设有总面积380平方米的现代化数据中心,承载了公司ERP、办公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和生产调度指挥等相关业务,通过数据中心云化,实现了公司信息业务系统的各种计算、存储资源通过网络统一管理,实现跨矿井远程中央集中控制管理。
新集公司高效便捷的网真会议系统实现了与数百公里外公司总部和其他矿井之间的远距离视频沟通,创国内煤炭行业首例。
在新集公司,“煤智”产业作为三大核心产业之一被列入企业发展规划。新集公司瞄准“互联网+智能矿山”“煤智云商”重大项目,将前沿科技在煤矿领域广泛应用,产能跃居2000万吨以上,成为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5次被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评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此外,新集公司积极开展采掘设备基于三维精确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的智能化运行应用研究。开展工作面AR和VR技术应用研究,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工作面采煤过程复现和后续开采过程智能模拟,支撑工作面智能化开采。计划2022年实现主要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的综合智能化运行。
到2022年,新集公司井下长度2000米以上的皮带机运输系统将实现机器人巡视,同时将逐步实现井下固定场所和地面无人车间的机器人巡视。
下一步,新集公司将以煤炭生产管理为主体,同时新增扩容电厂、建立新能源公司,重点突出光热发电、光伏发电、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煤炭地下气化和煤层气开采等新能源发展方向。
到2025年,新集公司将依托智能科技公司、售电公司、智谷公司、楚源公司等轻资单位,让煤矿智能化技术输出项目遍布集团内部及外部企业市场,集“煤炭、电力、新能源、智能科技”四大板块于一体,全力打造中煤集团华东地区新型清洁能源基地和煤电一体化基地,完成“煤电固本、煤链倍增、煤智创新、关联拓展”的战略布局。到2030年,新集公司煤炭产量预计超过3000万吨,装机总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时,煤电气主营业务年收入突破200亿元,净利润超过50亿元,人均收入超过20万元/年,建成中煤集团华东地区清洁能源和煤电一体化示范基地。
持续推进和开展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化建设,是中煤新集公司破解当前制约企业安全高效发展问题的重要一步。
中煤新集公司是一家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大型能源企业。国家发改委批复矿区总产能达3590万吨/年。
自1989年建矿以来,新集公司树立“科技兴矿”理念,不断改革,创造了新集速度、新集模式、新集经验,改写了全国煤炭行业的建设史。
进入21世纪,该公司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先后建成了全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国内首对智能化矿井。
进入新时代,新集公司遵循“感知矿山、智慧新集”的总体建设目标,确立了无人则安、管理穿透、测控反馈、节能降耗的智能化建设思路,向科技要效益,持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智能化采煤,管理同步跟进
口孜东矿是新集公司智能化建设的代表矿井。2019年,该矿完成了商品煤超年度计划35万吨、同比增加49.98万吨,煤质同比提高192卡/克,回收率在90%以上,原煤工效达7.504吨/工,创安徽省同等条件矿井最高水平。
如今,煤炭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只有转变观念打破思想禁锢,才能激发企业活力。必须立足企业实际,紧盯煤炭科技发展前沿,围绕从“产能规模型”向“提质效能型”转变的目标,建设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掘进、智能化巡检维修、智能化管理的矿井。
目前,新集公司采煤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掘进方面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已达到世界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这些都源于科技创新要素的强力驱动。
要实现智能化采煤,需要智能化控制系统作技术支撑、设备的可靠性作装备保障,还需要与之匹配的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新集公司按照“内部对标、外部对标、立体对标”的原则,向标杆学习、向先进看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人才储备,培育与高新技术装备和工艺相适应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实现由个人到团队,由低端到高端,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协同作业的格局。
同时,新集公司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围绕解决智能化建设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全力全速推动智能化矿井建设。
“煤智”产业被列入企业发展规划
在智能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新集公司采用万兆光同步传输设备,搭建了公司与各矿之间可靠地环状高速信息传输通道,实现了各矿井与公司总部互通互联。
在新集公司总部办公园区建设有总面积380平方米的现代化数据中心,承载了公司ERP、办公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和生产调度指挥等相关业务,通过数据中心云化,实现了公司信息业务系统的各种计算、存储资源通过网络统一管理,实现跨矿井远程中央集中控制管理。
新集公司高效便捷的网真会议系统实现了与数百公里外公司总部和其他矿井之间的远距离视频沟通,创国内煤炭行业首例。
在新集公司,“煤智”产业作为三大核心产业之一被列入企业发展规划。新集公司瞄准“互联网+智能矿山”“煤智云商”重大项目,将前沿科技在煤矿领域广泛应用,产能跃居2000万吨以上,成为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5次被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评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此外,新集公司积极开展采掘设备基于三维精确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的智能化运行应用研究。开展工作面AR和VR技术应用研究,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工作面采煤过程复现和后续开采过程智能模拟,支撑工作面智能化开采。计划2022年实现主要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的综合智能化运行。
到2022年,新集公司井下长度2000米以上的皮带机运输系统将实现机器人巡视,同时将逐步实现井下固定场所和地面无人车间的机器人巡视。
下一步,新集公司将以煤炭生产管理为主体,同时新增扩容电厂、建立新能源公司,重点突出光热发电、光伏发电、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煤炭地下气化和煤层气开采等新能源发展方向。
到2025年,新集公司将依托智能科技公司、售电公司、智谷公司、楚源公司等轻资单位,让煤矿智能化技术输出项目遍布集团内部及外部企业市场,集“煤炭、电力、新能源、智能科技”四大板块于一体,全力打造中煤集团华东地区新型清洁能源基地和煤电一体化基地,完成“煤电固本、煤链倍增、煤智创新、关联拓展”的战略布局。到2030年,新集公司煤炭产量预计超过3000万吨,装机总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时,煤电气主营业务年收入突破200亿元,净利润超过50亿元,人均收入超过20万元/年,建成中煤集团华东地区清洁能源和煤电一体化示范基地。
上一篇:皖北煤电智能公司“智慧矿山”背后的“信息化战队”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