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多项指标居合肥四大开发区之首
2020-07-27 17:16:24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张晓梅 张骅
7月25日,合肥高新区召开2020年中工作总结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工委副书记陆平主持会议,工委、管委会领导吕长富、方向民、孟凡农、韦建华、曹效记、刘登银、李宁参会。
统计显示,2020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恢复性增长,GDP总量及增速等多项指标位居四大开发区第一。GDP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均实现负转正。
今年以来,面对突发疫情与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合肥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全区经济稳步回升,科技赋能动力增强,新业态新模式表现活跃,经济内生动力持续集聚,呈现较强的回稳向好态势。
统计显示,全区主要经济指标恢复性增长,其中GDP总量及增速、战新产业产值增速、社消零总量及增速、公共财政收入总量、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及增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位居四大开发区第一。
其中,上半年,合肥高新区GDP同比增长3.4%,实现负转正,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12.6%,较一季度提高19.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二产同比增长5.6%,三产同比持平,分别较一季度提高12.5、6.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均实现正增长。
另外,合肥高新区上半年工业生产迅速回升。一季度,工业生产遭受疫情短期严重冲击,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但随着工业经济加快恢复,上半年增速达到4.9%,较一季度提高8.0个百分点。上半年,11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40.8%,较一季度提高10.3个百分点,产值前30强企业中有15家企业增产,其中12家企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产值恢复较快,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提高11.1、34.4个百分点。
此外,高新区项目投资逆势增长。6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9亿元,同比增长176.1%,较上月增加25.7亿元,环比增长101.9%。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负转正,增速达4.6%,较一季度提高12.7个百分点,新基建项目贡献突出。1-6月,新基建项目共入库5个,总投资61.5亿元,完成投资23.0亿元,占全区投资比重达16.2%,拉动全区投资增速12.8个百分点,是上半年投资由负转正的关键因素。
光伏新能源产业逆势上扬,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增长
重点产业运行方面,合肥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累计产值增长4.6%,6月当月产值35.9亿元,增长4.8%。光伏新能源产业增长强劲,增速22.4%,高于去年同期13.2个百分点,6月当月产值30.9亿元,增长19.9%。汽车及配套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长安汽车增长279.7%带动下,增速达101.0%,高于去年同期104.8个百分点,6月当月产值23.9亿元,增长104.2%。
产业发展离不开新兴产业引领转型。上半年,合肥高新区战新产业产值增长6.9%,较一季度提高16.7个百分点。战新产业占全区工业比重达68.5%,较一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
此外,合肥高新区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9.3%转为增长6.6%。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3.7%,高于全区规上服务业营收27.3个百分点,占全区规上服务业比重达67.5%,较一季度提高7.0个百分点。
线上经济同样蓬勃发展。上半年,合肥高新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3.1亿元,增长32.9%,占限上零售额比重达34.1%,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进一步彰显全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 经济动能加快转换,新经济贡献值超七成
合肥高新区经济贸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以移动互联网、5G、新基建为代表的新经济,为高新区疫情后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强大动能。据了解,新经济贡献了全区70%以上工业产值,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新经济产业形态不断壮大。
首先,新经济应用场景稳步建设。“经济大脑”场景,建成区域经济监测分析平台;未来教育场景,在公办中小学搭建智慧课堂,全区建设完成率已达82.3%;智慧城市场景,已基本完成智慧环保、智慧停车应用示范,完成区内4个回迁安置小区平安小区试点建设。
新经济领域核心技术也在持续突破。科大讯飞在手势识别、多通道语音分离和识别等人工智能核心赛事上再次斩获5项世界冠军,华米科技打造腕部智能可穿戴联合实验室(联合钟南山院士团队),本源量子发布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科离子质子医疗影像设备元器件填补国内空白。
下半年,合肥高新区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科学研判外部经济形势,强化目标导向和底线思维。合肥高新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在稳的前提下积极作为,努力实现发展速度有进、新动能培育有进、质量效益有进、结构优化有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统计显示,2020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恢复性增长,GDP总量及增速等多项指标位居四大开发区第一。GDP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均实现负转正。
“新基建”助力,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负转正
今年以来,面对突发疫情与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合肥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全区经济稳步回升,科技赋能动力增强,新业态新模式表现活跃,经济内生动力持续集聚,呈现较强的回稳向好态势。
统计显示,全区主要经济指标恢复性增长,其中GDP总量及增速、战新产业产值增速、社消零总量及增速、公共财政收入总量、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及增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位居四大开发区第一。
其中,上半年,合肥高新区GDP同比增长3.4%,实现负转正,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12.6%,较一季度提高19.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二产同比增长5.6%,三产同比持平,分别较一季度提高12.5、6.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均实现正增长。
另外,合肥高新区上半年工业生产迅速回升。一季度,工业生产遭受疫情短期严重冲击,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但随着工业经济加快恢复,上半年增速达到4.9%,较一季度提高8.0个百分点。上半年,11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40.8%,较一季度提高10.3个百分点,产值前30强企业中有15家企业增产,其中12家企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产值恢复较快,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提高11.1、34.4个百分点。
此外,高新区项目投资逆势增长。6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9亿元,同比增长176.1%,较上月增加25.7亿元,环比增长101.9%。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负转正,增速达4.6%,较一季度提高12.7个百分点,新基建项目贡献突出。1-6月,新基建项目共入库5个,总投资61.5亿元,完成投资23.0亿元,占全区投资比重达16.2%,拉动全区投资增速12.8个百分点,是上半年投资由负转正的关键因素。
光伏新能源产业逆势上扬,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增长
重点产业运行方面,合肥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累计产值增长4.6%,6月当月产值35.9亿元,增长4.8%。光伏新能源产业增长强劲,增速22.4%,高于去年同期13.2个百分点,6月当月产值30.9亿元,增长19.9%。汽车及配套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长安汽车增长279.7%带动下,增速达101.0%,高于去年同期104.8个百分点,6月当月产值23.9亿元,增长104.2%。
产业发展离不开新兴产业引领转型。上半年,合肥高新区战新产业产值增长6.9%,较一季度提高16.7个百分点。战新产业占全区工业比重达68.5%,较一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
此外,合肥高新区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9.3%转为增长6.6%。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3.7%,高于全区规上服务业营收27.3个百分点,占全区规上服务业比重达67.5%,较一季度提高7.0个百分点。
线上经济同样蓬勃发展。上半年,合肥高新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3.1亿元,增长32.9%,占限上零售额比重达34.1%,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进一步彰显全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 经济动能加快转换,新经济贡献值超七成
合肥高新区经济贸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以移动互联网、5G、新基建为代表的新经济,为高新区疫情后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强大动能。据了解,新经济贡献了全区70%以上工业产值,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新经济产业形态不断壮大。
首先,新经济应用场景稳步建设。“经济大脑”场景,建成区域经济监测分析平台;未来教育场景,在公办中小学搭建智慧课堂,全区建设完成率已达82.3%;智慧城市场景,已基本完成智慧环保、智慧停车应用示范,完成区内4个回迁安置小区平安小区试点建设。
新经济领域核心技术也在持续突破。科大讯飞在手势识别、多通道语音分离和识别等人工智能核心赛事上再次斩获5项世界冠军,华米科技打造腕部智能可穿戴联合实验室(联合钟南山院士团队),本源量子发布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科离子质子医疗影像设备元器件填补国内空白。
下半年,合肥高新区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科学研判外部经济形势,强化目标导向和底线思维。合肥高新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在稳的前提下积极作为,努力实现发展速度有进、新动能培育有进、质量效益有进、结构优化有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