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庐阳工业区正式更名为庐阳经济开发区
2017-03-13 11:22:34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赵明 张晓梅
日前,随着安徽省政府一纸批复的到来,走过14年发展之路、离市中心最近的合肥庐阳工业区,正式更名为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名称上的简单变化,却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在其负责人看来,这一更名的背后,无疑是对近年来庐阳工业区致力转型升级、推动产城融合显着成效的肯定。
围绕打造全省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区的构想,依托智慧产业示范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产城融合示范基地等“四大基地”的建设,刚刚过去的2016年,庐阳工业区各类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打造“育苗器—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一条龙的科技创新培育链条日趋成熟。
在新项目、新业态发展方面,2016年庐阳工业区的成绩单也可圈可点:安龙基因项目计划在这里搭建一个集医学检验所、司法鉴定所及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车间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医学转化应用产业平台;瓜子二手车直卖网项目旨在建立涵盖二手车买方、卖方、资产评估以及车辆消费金融数据云平台,以数据化精准服务为支撑全力打造庐阳车后产业生态体系。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转型升级,对这里的空间载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腾笼换鸟’步伐的不断加快。”该负责人说,他们坚持把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对园区土地利用低效的企业进行梳理分类,制定闲置土地清理和低效土地改造方案,为符合园区新一轮发展定位要求的企业、项目等腾出空间。“同时,我们在园区市政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全方位提升园区形象。”
在做好“硬功夫”的同时,园区的“软力量”建设也同步跟上,助推园区发展。筹建一年左右的庐阳区产(创)业服务中心,近日正式在园区揭牌成立,该中心将通过五大专业化服务平台(政策咨询与推送、投融资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创业服务)和五大社会化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工业设计、人力资源、公共技术、产权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以服务园区各类投资企业为起点,逐步辐射覆盖全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环境,让更多新“种子”项目孕育成长,让更多企业发展壮大。
日前,随着安徽省政府一纸批复的到来,走过14年发展之路、离市中心最近的合肥庐阳工业区,正式更名为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名称上的简单变化,却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在其负责人看来,这一更名的背后,无疑是对近年来庐阳工业区致力转型升级、推动产城融合显着成效的肯定。
围绕打造全省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区的构想,依托智慧产业示范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产城融合示范基地等“四大基地”的建设,刚刚过去的2016年,庐阳工业区各类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打造“育苗器—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一条龙的科技创新培育链条日趋成熟。
在新项目、新业态发展方面,2016年庐阳工业区的成绩单也可圈可点:安龙基因项目计划在这里搭建一个集医学检验所、司法鉴定所及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车间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医学转化应用产业平台;瓜子二手车直卖网项目旨在建立涵盖二手车买方、卖方、资产评估以及车辆消费金融数据云平台,以数据化精准服务为支撑全力打造庐阳车后产业生态体系。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转型升级,对这里的空间载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腾笼换鸟’步伐的不断加快。”该负责人说,他们坚持把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对园区土地利用低效的企业进行梳理分类,制定闲置土地清理和低效土地改造方案,为符合园区新一轮发展定位要求的企业、项目等腾出空间。“同时,我们在园区市政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全方位提升园区形象。”
在做好“硬功夫”的同时,园区的“软力量”建设也同步跟上,助推园区发展。筹建一年左右的庐阳区产(创)业服务中心,近日正式在园区揭牌成立,该中心将通过五大专业化服务平台(政策咨询与推送、投融资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创业服务)和五大社会化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工业设计、人力资源、公共技术、产权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以服务园区各类投资企业为起点,逐步辐射覆盖全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环境,让更多新“种子”项目孕育成长,让更多企业发展壮大。
上一篇:许戈良:尽快解决国企退休医务人员待遇问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合肥庐阳工业区汽车充电“桩”借力“互联网+”(2016-03-11)
·让爱穿越千年合肥庐阳上演秦式集体婚典(2016-03-22)
·新型都市工业园区在合肥庐阳工业区芳容初绽(2016-06-13)
·合肥庐阳工业区“小微”园区迸发巨大能量(2016-06-29)
·“福布斯”峰会为合肥庐阳“国际化”提供智慧支撑(2016-12-19)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