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矿多样化节支降耗创收770万元
2019-08-16 17:14:25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张峰
对生产用电机、煤机摇臂、煤机滚筒、推移千斤顶等由外修变内修;通过采购件中件等极小的配件完成快速配件的修复,将修复成本降到最低;在原有三、四级市场化的基础上持续深入开展内部市场化工作,将材料内部考核融入工分体系中,从而大大调动员工的节约意识……今年上半年,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矿牢牢把握增收创效主线,全面深化预算管理,构建成本联控体系,坚定不移开展修旧利废、节支降耗工作,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共累计节支创效770万元,为该矿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日前,笔者在该矿综合机厂维修车间,看到一条条报废的钢带梁、一块块U型钢和槽钢下脚料、一根根废旧锚杆,在维修师傅的加工改造下,摇身一变,成为了井下工具柜、货架、支架车、防尘门、杂物车等,废旧物资重新进行了“上岗”。该厂厂长赵劲介绍:“我们坚持‘能修
复的绝不报废,能复用的绝不买新,能自修的绝不外委’的原则,多样化开展修旧利废,按照可修复件、可自制加工件进行分类,分类后根据具体项目研究攻关,同时收集梳理各使用单位加工件需求情况,按类别及使用条件进行归类,统一尺寸,提高了加工件的通用性和修复回收率”。据悉,该厂共有干部职工88名,其工资来源全部依靠承揽维修、加工来创收。
在做好修旧利废“大文章”的同时,该厂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对闸带铆制、按钮、中间继电器、真空接触器等小配件也一一进行修复。“别看这小配件原值不高,单算一个修复产值不大,但是日子不能长算,日积月累修复量还是很大的,并且修复后可直接自用,就
像这个真空接触器一年就要修复200多个,一下就能替矿上省下20多万元呢。”该厂厂长赵劲掐起指头算了起来。
小做法蕴含大作为,怎样才能让修旧利废成为全矿上下自觉行动?这不仅要求职工要有创新节约意识,而且还需要用刚性制度来约束行为习惯的养成。该矿依据内部市场化管理办法,编制了修旧、加工以及废旧物资再利用的定额清单,其中对163项加工件类,102项设备维修类,29项工具器具类进行精确定额。
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参加修旧利废竞赛活动,区队从节约一颗螺丝钉、一件小工具做起,加大对井下风筒、管件、缆线等材料的回收力度,严把材料领用、消耗、报废关,坚持能节省的节省、能复用的复用,及时回收损坏的各种配件,通过多回收、巧制作、深加工等措施,提高各类材料物资利用率,实现矿井效益最大化。
对生产用电机、煤机摇臂、煤机滚筒、推移千斤顶等由外修变内修;通过采购件中件等极小的配件完成快速配件的修复,将修复成本降到最低;在原有三、四级市场化的基础上持续深入开展内部市场化工作,将材料内部考核融入工分体系中,从而大大调动员工的节约意识……今年上半年,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矿牢牢把握增收创效主线,全面深化预算管理,构建成本联控体系,坚定不移开展修旧利废、节支降耗工作,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共累计节支创效770万元,为该矿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日前,笔者在该矿综合机厂维修车间,看到一条条报废的钢带梁、一块块U型钢和槽钢下脚料、一根根废旧锚杆,在维修师傅的加工改造下,摇身一变,成为了井下工具柜、货架、支架车、防尘门、杂物车等,废旧物资重新进行了“上岗”。该厂厂长赵劲介绍:“我们坚持‘能修
复的绝不报废,能复用的绝不买新,能自修的绝不外委’的原则,多样化开展修旧利废,按照可修复件、可自制加工件进行分类,分类后根据具体项目研究攻关,同时收集梳理各使用单位加工件需求情况,按类别及使用条件进行归类,统一尺寸,提高了加工件的通用性和修复回收率”。据悉,该厂共有干部职工88名,其工资来源全部依靠承揽维修、加工来创收。
在做好修旧利废“大文章”的同时,该厂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对闸带铆制、按钮、中间继电器、真空接触器等小配件也一一进行修复。“别看这小配件原值不高,单算一个修复产值不大,但是日子不能长算,日积月累修复量还是很大的,并且修复后可直接自用,就
像这个真空接触器一年就要修复200多个,一下就能替矿上省下20多万元呢。”该厂厂长赵劲掐起指头算了起来。
小做法蕴含大作为,怎样才能让修旧利废成为全矿上下自觉行动?这不仅要求职工要有创新节约意识,而且还需要用刚性制度来约束行为习惯的养成。该矿依据内部市场化管理办法,编制了修旧、加工以及废旧物资再利用的定额清单,其中对163项加工件类,102项设备维修类,29项工具器具类进行精确定额。
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参加修旧利废竞赛活动,区队从节约一颗螺丝钉、一件小工具做起,加大对井下风筒、管件、缆线等材料的回收力度,严把材料领用、消耗、报废关,坚持能节省的节省、能复用的复用,及时回收损坏的各种配件,通过多回收、巧制作、深加工等措施,提高各类材料物资利用率,实现矿井效益最大化。
上一篇:探访高温“狂浪”中奋斗的华塑青年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