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经开区:平台创新致力产城融合
2015-08-25 15:20:21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 张晓梅 张骅
合肥市区划调整整体扩容后,包河区就成了濒临巢湖的最大城区,随着1号高架桥、合肥高铁南站、1号地铁线的陆续建成开通,包河成为最具潜力的发展之地。而合肥根据包河经开区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特点,提出了“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即城中植产业,产业环城区的新型园区生态。
“新兴产业+服务业”构建产城融合
从老城区顺着南北高架向南不到10公里就是刚刚建成营运的华夏国际茶博城,这里虽是茶产业经营聚集地,也是人群居住较密集的城区。从茶博城向西望去,高档写字楼和高层住宅小区林立,让人置身于大都市中心的感觉。
华夏国际茶博城坐落于大湖名城合肥核心区域包河区。规划总占地36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180万平方米,由南翔集团斥资百亿开发运营。华夏国际茶博城集茶商贸、茶会展、茶科研、茶培训、茶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以产业聚集带动茶产业全面升级,以茶文化元素的植入,提升产业形象。
产城融合是合肥包河经开区发展的最大特点,围绕这一中心,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上,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类似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并非华夏国际茶博城一家,而这种形式也成为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部分。
联东U谷·合肥滨湖国际企业港项目投资主体为合肥联东金海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联东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项目以高端企业为龙头,吸引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世界500强、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新兴朝阳产业相关企业入驻,加快推进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引进700家优质企业,解决2万人就业,年税收10亿元。
搭建平台助推“园中园”建设
合肥包河互联网产业园项目是由包河工业区与合肥唐兴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体利用蓝领公寓写字楼和科技创业园厂房为项目载体,以互联网为主的生态产业园,秉承“开放、分享、创新”的核心理念,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行业,联合国内外著名互联网企业,共建软性服务平台。该项目一期已建成并成功招商入驻近30家电子商务企业,注册资金6000多万元,2014年实现税收超1000万元。
安徽南翔汽车智慧新城一期项目投资主体为安徽南翔汽车智慧新城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着力打造成国内各大汽车生产厂家实现国产化配套的零部件物流供应基地;国内第一个以汽车云计算等智慧产业为依托的汽车后市场经营平台。该项目建成后,将在五年内形成近百亿元的消费市场。
中建国际产业基地项目是由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筹建,项目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该项目一期A、B地块建设内容均为多层厂房、标准化厂房及定制厂房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引进200家企业入驻,主要为世界500强企业、实力雄厚的港资企业、住宅产业化上下游相关企业及工业设计企业等,实现亩均税收不低于30万元,实现就业人数近万人。目前,围墙已建成,规划方案正在设计中。
安凯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主体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该项目于2012年3月开工建设,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生产线。按计划该企业已于2015年4月底全部搬迁结束,6月初全面投产。预计全部投产后,可形成年产6000台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年产值达20亿元。
包河经开区一位负责人表示,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下一阶段开发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善于做“无中生有”的文章,谋划布局新兴产业项目。进一步跟踪落实在谈重点项目,摸清客商的投资意向,抓住项目谈判的关键点,集中精力进行攻关,确保在谈重点项目的签约率和入驻率。二要积极搭建转型平台,加快推进“园中园”建设。青电园二期争取8月份验收使用,服务好联东U谷、南翔茶博城、汽车城项目的建设与招商,推动中建产业园、云基地加快建设。三要切实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抓项目工作的水平。进一步增强项目服务意识,将项目推进力度作为检验我们服务能力、工作方法和执行效率的标准,尽最大努力帮助项目早审批、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2015年中国产业园区成长力百强
合肥包河经开区具有区位核心优势,同时,具有强大的磁吸作用。2014年,新注册180个项目,注册资金109亿,其中注册500万元以上项目115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平均每2天就有一个项目落户、每3天就有一个500万元以上项目落户、每个月就有一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
上一篇:合肥巢湖经开区:美景之中孕育高端产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合巢经开区:最美的高新技术集结地(2015-07-04)
·合肥经开区如何做好加法(2015-07-04)
·合肥巢湖经开区:美景之中孕育高端产业(2015-08-06)
·合肥新站区产业链延伸到欧洲(2015-07-04)
·合肥高新区的“磁场效应”(2015-07-04)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丨
投稿信箱丨
广告服务丨
法律声明丨
联系我们丨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