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

中国企业报 企业自己的报纸    邮政代号:1-128 全年定价:288元     欢迎到全国邮局订阅!

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杂谈 >
【理论探讨】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应进行的七个定位
2017-08-23 11:27:15   来源:中国企业网安企在线
作者:李继香
  
  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地需要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大凡走得长远并获得成功的企业总是持续不断的创新,形成具有共性化的七个定位。

一、居安思危增强创新意识
  在高科技、互联网时代,一方面,企业为社会提供着巨量的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企业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竞争压力。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企业时刻保持警醒,不仅在经营业绩不佳的逆境时有强烈的危机感,而且在看似风生水起的顺境时也居安思危,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主动创新,持续改善,确保企业之舟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乘风破浪高效运行。这是一个“破”与“立”的辩证过程。“破”就是发现“短板”,找出症结,分析原因;“立”就是针对问题,分门别类,对症下药。传统习惯办法有限,需要另辟蹊径,寻求新方法,这就需要创新。

二、高瞻远瞩制定创新战略
  创新战略就是企业依据多变的环境,积极主动地在工艺、技术、产品、组织及经营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独特优势的战略。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将创新理念变成创新实践并取得预期成效,需要顶层设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上出台一系列推进创新的重大举措,就是制定并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生动实践。作为一个企业,创新需要人财物的强力保障和多要素的有效集成,因此企业创新实践的第一个环节是将确立的业务创新目标转变为创新战略,通过战略蓝图再把创新战略转变成具体的运营行为。

三、结合实际突出创新重点
  差异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利条件,也便于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面对的市场环境不同,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内部技术、资本及人员素质不同,企业创新的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如在我国国有完全竞争性商业类企业中,普遍存在对员工激励不足的问题,因而亟须改变现状,对这种分配机制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股权激励或职工持股等方式,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更好地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至于包括这类企业在内的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具体创新以及孰先孰后就千差万别了。

四、营造氛围打造创新平台
  针对存在的不足,企业要确立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把创新列入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鼓励创新创造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良好环境,持续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创新平台作用。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中,专门对“四众”即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企业、企业家的创业发展,由此跃升为“人人小微”的创业发展。

五、推广方法促进创新自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对于怎样创新,创新是否有法可循,具体的创新方法有哪些,如何学习把握,怎样激励创新,这类问题不仅在社会,在企业也同样普遍存在。过去,人们创新讲得少,创新方法宣传普及更是有限,以至一些人往往对创新持有神秘感,认为创新只是专家的事,是极少数大脑发达聪明绝顶的人的事。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情况是,有的企业领导不学习研究创新方法,不重视创新方法的普及推广,甚至把本该大力倡导的创新方法看做是雕虫小技,一味笃信“勤能补拙”,把“勤”与“巧”对立起来,认为员工学不学、会不会、用不用创新方法无所谓,这对企业创新方法的普及与推广显然是不利的。

六、以人为本激发创新热情
  有人总结出日本企业激励员工的七大绝招,其中就有开发智能和提倡发明(其余五招分别是鼓励入股、强调成本、领导带头、设标贺喜、同玩同乐)。日本号称“发明王国”,日本企业普遍组建了各种“发明创造委员会”,广设建议箱。任何员工都可以随时提出各种建议或设想,即使这些建议或设想难以付诸实践,企业也会发给奖金以示鼓励。有专家说,我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相比,最大差距不在别的地方,就在现实的创新能力。目前,国内不少企业也都将创新列入企业文化当中,成为企业的经营理念或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七、领导示范率先创新引领
  纵观众多企业成功创业创新案例,不难发现企业的团队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在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不仅是创业创新的积极引导者,更是执着追求的实践者。如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史蒂夫·乔布斯不仅是企业家,也是发明家。
  (作者系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职工创新协会会长)

上一篇:【管理初探】关于加强协作队伍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投稿信箱广告服务法律声明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1-2015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669号 京ICP证 130325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371-071号  诚信网站示范网站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